本书所撷取的历史片断和人物,都是我们平素有几分熟悉但仔细推究又觉十分陌生的位于王朝结合点上的重大角色。他们当时显赫一时,在人生的巅峰刹那间耀人眼目,但一俟他们离奇的死亡开始,他们就渐为人所淡忘、忽略,渐渐退隐于历史的时光隧道之中。复活他们,是徐旭的拿手好戏和用心所在。据说彭和尚和布贩子起事之前,也搞过一次动员活动。他们在多云山中建了一座“圣人堂”,旁有溪水,一日涨潮两次。溪旁有块船形的巨石,徐寿辉命人在石头上凿孔树桅,然后当众向老天爷请示:您真要保佑我,就让这条石船漂出溪口——然后奇迹出现了,石头居然漂行了十余丈!俺个人始终怀疑这是魔术表演。据说张献忠曾亲见天神对他说:“天以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他自己再加了两句:“鬼神明明,自思自量。”让所属州县刻石昭录,称之为“圣谕碑”,就碑文读来,确乎是劝诫的意味。但有些史料却又记载碑文为:“天以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将其称之为“七杀碑”。刻有这两种碑文的石碑,据说都有残留下来的,但究竟孰是孰非,却又成了历史的谜团。六月五日,太平军差不多是后队刚出全州城,前锋就到了蓑衣渡。第一批船队驶过浅滩,才转过河曲就迎头撞上江忠源的木桩,并遭到清军炮火攻击。因水流太急,后队停不住船,又纷纷撞上前面的战舰,大小船只挤在一起,一片混乱。亏得江忠源手里兵力不强,太平军主力得以弃船向湘江东岸突围冲出。但即便是这样,损失也相当大,约有一万人战死,三百多艘船只被焚毁或俘虏。已受重伤的南王冯云山,在这次袭击中因伤势加重而死,他的死,给太平天国的前途埋下了隐忧。武昌城是太平军占领的第一个省会城市。在这里,他们收获了一百多万两白银和大量库存物资,这支军队立刻像吹气球似的膨胀起来。到二月十日,太平军放弃武昌城,继续沿江东下时,队伍已号称有五十万之众,夹江两岸而行,船只多达万余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