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神雕后传杨过之子阳顶天 > 第230章 张三丰的志向

第230章 张三丰的志向

    张翠山的儿子张无忌,今年虽然只有五岁,但是他已经显现出来,他对武功天赋卓绝。


    打小他的父亲就开始教他武功了。


    而自从郭襄离世以后,张三丰的状态就特别的不好,他终日把自己关在山洞之中,再也不肯走出山洞一步了。


    张三丰深知郭襄的志向乃是反元复宋,她一心想要恢复汉室江山,驱逐蒙古鞑虏。


    然而,她自己却因为心中一直念念不忘杨过,这个曾经令她心动的男子,而无法释怀。


    尽管岁月如梭,但郭襄对杨过的思念却始终如一日。


    这种深深的眷恋让她在情感上备受折磨,最终导致她在 40 多岁时便早早地离世了。


    郭襄的离世对于张三丰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失去了一位挚友和知己,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可能在反元复宋道路上给予他支持和帮助的人。


    然而,张三丰并没有被悲痛击倒,他坚定地继续着自己的理想,为实现反元复宋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张三丰整整把自己关在山洞中的石室中。七日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郭襄。


    郭襄的离去也让他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不过他深知道郭襄还有遗愿,没有完成,于是张三丰振奋精神,决定帮助郭襄完成他尚未完成的遗愿。


    张三丰决定创立一个新的门派可以帮助郭襄完成她未完成的事情,这个事情必须得他亲手来做才行。


    创立一个门派,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张三丰他的悟性极高,天分极强,武功也很高深,只要他想做的话,就一定能够成功的。


    自此之后,张三丰就像换了一个人一般,他终日闭关在山洞之中修炼武功,无论如何他也要开创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武功体系来时光匆匆,数年过去。


    山洞中不时传出内力激荡之声,张三丰的闭关已到关键时刻。


    突然,一声清啸响彻山林,山洞石门缓缓打开,张三丰须发皆张,眼神却透着前所未有的明亮。


    他已然成功开创出了一套独特的武功体系,其中太极理念贯穿,刚柔并济。


    五年之后,经过长时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探索,他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对于太极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能够将刚劲与柔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又精妙的太极理念。


    这套理念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刚和柔相加,而是深入挖掘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他通过对太极哲学的深入领悟,以及对人体运动力学的细致研究,找到了一种能够让刚柔两种力量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方法。


    在这套理念的指导下,他所演练的太极拳法更加圆润流畅,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无尽的变化和深意。


    无论是发力还是卸力,都显得自然而又恰到好处,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与平衡的美感。


    而且,这套理念不仅适用于太极拳的练习,还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如武术、健身、养生等。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运动模式,帮助人们更好地发挥身体的潜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张翠山得知父亲出关,赶忙带着张无忌前来。


    张无忌看着精神矍铄的爷爷,眼中满是崇拜。


    张三丰慈爱地摸了摸张无忌的头,说道:“翠山,我已创好武功,接下来便要着手创立门派。”


    张翠山点头称是,全力支持父亲。


    于是,张三丰开始广收门徒,传授新创的武功。


    武当山脚下渐渐有了热闹的景象,一个新的门派——武当派。


    在张三丰的努力下,如朝阳般缓缓升起,为反元复宋的大业增添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五年之后,武当派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就在江湖上赫赫有名了,而如今他闭关修炼全都是为了这一刻,他要建立属于自己的门派,助郭襄完成他的遗愿。


    不过这已经是五年之后的事情了,时间又回到了矛盾最尖锐的时刻。


    就是朱元璋与陈友谅的战争一触即发,各大门派都已经在明王的命令下,相助于朱元璋,可是朱元璋的兵力与陈友谅的兵力简直就是天地之别。


    ……~~………


    而这场大战就是赫赫有名的潘阳湖大战。


    朱元璋的活动范围,东面是张士诚、西面是陈友谅、北面是他名义上的领导明王,


    只有南面的江西才是朱元璋真正的大后方。


    所以洪都和应天互为掎角之势,构成了吴国向外突出的两角,给了朱元璋可以施展的空间。


    洪都的重要性,朱元璋比谁都清楚,洪都如果失守,陈友谅可以顺江而下无所顾忌的攻打自己的老巢应天。


    一旦再拿下应天,丢了根据地的朱元璋,只能四处流窜。


    什么高筑墙、缓称王,再也无从谈起。


    洪都成为一个最重要的狩猎战场,如若洪都失守,将后果不堪设想。


    杨逍带着光明顶明教弟子前来守护洪都,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守住洪都,绝对不能失守。


    各大门派受到了阳顶天的命令之后,也齐聚洪都,共同抵抗陈友谅的60万大军。


    而他们在洪都的守将,不过才有2万大军,2万大军来对抗60万大军,想想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就连85岁的杨过带着公孙柳也参与了这场以少战多的战斗,他深知自己的儿子阳顶天已经武功尽失。


    这个时候他在江湖上已经无人能及他的武功了,如若他不站出来守护他的儿子,还有谁站出来呢?


    可是陈友谅率领的元军就像是潮水一般涌入到了洪都的城门之外。


    这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洪都的城门之内只有两万人在死死支撑。


    就在这个危急的关头,光明顶上能用的人已经不多,全都去洪都支援前线的战场去了。


    明王和一些弟子留在光明顶,苦苦的等待他们的消息。


    正当光明顶孤立无援的时候成坤此刻又带着一路军队20万大军攻上了光明顶。


    光明顶这个时候危急,而阳顶天此刻又武功尽失,身边的高手又全都派到了更为重要的洪都,如若阳顶天死了,那明王也就不复存在。


    朱元璋分身乏力,但他知道,明王绝对不能死,于是他派兵去支援光明顶。


    他也深知道洪都也是关键所在,但他也无能为力。


    他如何能够既肩负起保护明王的责任,又肩负起守护洪都的职责呢?


    他只能以保明王为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