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冲出四合院 > 第793章 松动

第793章 松动

    晚饭出门散步时,陈淑婷挽着张和平的右臂,小声说道:


    “老公,我们要不要提醒港岛电讯,趁着日股有资金护盘,让他们尽量抛售日岛电信的股票。”


    “可以!”张和平随口说道:“顺便跟他们说一声,最好赶在今年年底前将日岛电信股票抛售完!”


    陈淑婷应了一声,旋即掏出手机,给港岛电讯公司的包总去了一个电话,把张和平的要求复述了一遍。


    今年年底前,也就是日岛人过年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29日周五!


    港岛电讯公司的总经理包武军收到这个消息后,象征性的给公司其他股东发了一条信息通知,当天晚上就安排人跟进此事了。


    这位包总虽然觉得张家对日岛教科书事件小题大作,却不敢违背和平集团这个大股东的意志。


    先不说和平集团掌控着港岛电讯公司57%的股份,单以现在把购买预期炒到天际的智能手机来说,一旦婷美贸易不给港岛电讯旗下的合资智能手机生产厂提供模块化零部件,港岛电讯公司上下就要抓瞎!


    当然,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和平集团不会干,最多把这位包总换掉,挑一个听话的人担任港岛电讯公司总经理。


    更何况,随着海陆空公司旗下的港口越来越多,包家因为船运业务的关系,更加不好得罪掌控和平集团的张家了。


    次日,随着港岛电讯公司抛售日岛电信股票,日欧美的机构资金只是象征性的托了一下日岛电信股票的价格,然后就放任其下跌。


    倒不是日欧美机构的资金不够,而是明知道港岛电讯公司要大量抛售日岛电信股票的情况下,为何不让它的价格多下跌一些再买入。


    这不,日岛电信股票价格下跌6.5%后,上面的抛单就压在那不动了。


    很明显,港岛电讯公司的操盘手也不想贱卖日岛电信股票。


    加上镁股昨晚开盘后,并没有像两年前股灾那般继续下跌,各国股市在今天多少都有回升。


    日股在各大机构的努力下,也拉升了不少!


    令早前逃跑的散户、小机构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食人鱼群,蜂拥涌入日股,抢食那些大机构放出来的股票,助力大机构缓缓脱离日股这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


    港岛电讯也因此受益,趁机缓缓撤回抛单,一边少量的卖日岛电信股票,一边将日岛电信股价放回上涨曲线,准备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伺机出售股票。


    因为港岛电讯抛售日岛电信股票这事,沈毕受托找到张和平,转告欧镁那些大家族愿意接手日岛电信股票,希望跟张和平面谈股票转让价格。


    张和平给过那些欧州人一次见面聊合作的机会,是他们不知道珍惜。


    所以,张和平不会再浪费时间见他们,直接让沈毕回去转告,那是港岛电讯公司的事。


    因为寿元100药剂还在试药阶段,那些欧镁大家族代表并不着急,继续待在港岛等和平医院的试药消息。


    私下里,他们有没有拿下港岛药厂的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倒是深城那边,因为郑老太准备试药的消息传开,引来了诸多质疑。


    说是质疑,其中又以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居多!


    他们想让张和平解释清楚寿元100药剂延缓衰老的原理,以及相关的副作用。


    说白了,他们也想用那种药!


    只是他们跟张和平不熟,加上港岛和平医院、首都谐和医院试药的要求都是90岁以上,他们没有机会试药,也不敢轻易去尝试。


    于是乎,当张和平隔了一周去深城,为郑老太把脉,判断要不要修改调养方子的时候,遇到不少住在华老、王主任别墅里的老头、老太。


    深城和平学院现在是半开放的军事化管理学校,有一定级别的人,都可以申请进入参观,唯有地下基地不能随意进。


    所以,此时站在一旁,默默观察张和平给郑老太把脉的人,并不一定是华老认可的人。


    “郑老最近感觉怎么样?”张和平收回手,没去拿旁边的钢笔。


    “我感觉身体利索了不少,就是每天早上、晚上的牛奶,能不能减少一顿。”郑老太笑呵呵的说道:“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喝多了浪费。”


    “不喝牛奶,就只能为你熬牛骨汤了。”张和平不理旁边偷听的一众老头、老太,微笑道:“所以,你是想喝牛奶,还是每周专门为你杀一头牛熬汤?”


    “我继续喝牛奶。”郑老太无奈回了一句,然后看向旁边的人。


    就在郑老太想着为张和平一一介绍时,张和平朝一旁的男医生吕晨说道:“郑老的方子再用一周,暂时不做改变。”


    “接下来一周,你注意观察郑老的白内障和骨密度变化。”


    “好的,张老师!”年轻医生吕晨点头回应。


    眼看张和平起身,郑老太这才急忙开口,为张和平介绍屋内的众人。


    只是,张和平揣着明白装糊涂,跟一众老头、老太简单认识了一下后,就声称实验室里还有重要研究项目,先行告辞闪人了。


    华老、王主任、陈秘书今天都没在这边,张和平不由猜测,他们也不想留那些老头、老太。


    因此,张和平就没必要留下浪费口舌,将医生吕晨留下回答那些老头、老太的疑惑即可。


    时值周一,张和平离开别墅区后,去教学楼、实验楼溜达了一圈,观察了一下那些学生的学习状态,倒是没有发现不认真的混子。


    没等到华老、王主任找过来,张和平这才带着保镖离开深城和平学院。


    直到张和平上了回港岛的船,华老才给张和平的手机打来电话,简单说了一下那些老头、老太的情况。


    跟张和平猜的差不多,与华老相熟的人都听劝没来,坐等试药的后续消息。


    今天出现在深城和平学院的老头、老太,是不听劝,或者跟着其他人不请自来的,华老碍于情面不方便撵人,加上那些人脸皮厚,就留了下来。


    “你下次回来,提前给我打个电话。”华老在电话那头笑呵呵的说道:“今天还好我有事外出,不然那些人肯定要让我把你留下,然后帮他们开方子调养身体。”


    张和平迟疑了一下,他想让华老带着郑老太下周去港岛,但如此做的话,躲避那些老头、老太的意图就太明显了。


    再说,华老未必没有让那些老头、老太用药的打算,只是现在试药阶段,还存在许多未知因素。


    尤其是,他还不知道张和平对寿元100药剂的安排。


    “行,下次回来打电话!”张和平说着,就要挂断电话。


    华老那边急促说道:“和平,珠海计算机工业园整顿完毕后,你看还能不能跟他们续约?”


    张和平皱眉,沉声说道:“华老,你难道没发现!”


    “若是婷美贸易继续跟珠海计算机工业园签约,他们就会只做代工,永远没有自己的品牌,也不会去关心国内外的市场,更不会想着技术创新。”


    “他们现在只是被婷美贸易淘汰了,国内外的市场还是对他们敞开的。如果他们自己做品牌、找销路,赚的钱不会比之前少。”


    华老沉默了一会,才回应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白了,我会跟珠海计算机工业园那边说清楚。”


    ~


    首都谐和医院,皮肤科医生办公室。


    “胡医生,我妈入院都二十多天了,还不能试用你们那个寿元100药剂吗?”


    正在比对试药人前后体检数据的医生胡辉,抬头看了一眼来人,发现是张和平母亲马家那边的亲戚,遂耐心解释道:


    “这是张老师制定的试药流程,试药人必须先调养好身体,达到用药要求后,才能尝试寿元100药剂,借此降低药剂的副作用。”


    “你如果有疑问,可以直接跟张老师打电话。”


    这个来自马家屯的小老头,哪敢跟张和平打电话。


    先不说他没有手机,没有张和平的手机号,仅仅让马秀珍跟张和平打个电话的要求,他都不会提。


    实在是张和平国庆前回来那次,给他们留下了太深刻的生人勿近印象。


    小老头憨厚的笑了笑,“这眼看着要下雪了,我琢磨着早点用药,早点回家猫冬。”


    经试药人家属这么一说,医生胡辉才发觉,再有几天就到11月了。


    想到两个月前丢掉港岛和平医院美容科主任一职,胡辉心中不由一叹,当时怎么就鬼迷心窍了呢?


    小老头见医生不说话,便讪讪的出了医生办公室。


    没了外人在场,医生办公室里的其他医生都八卦起来。


    “胡医生,我在世界互联网论坛上看到,其他国家试药寿元100药剂的实验记录里,都是直接给老人注射药剂,然后进行观察,我们为何在试药前弄这么麻烦?”


    “胡医生,90岁以下的人,真的不适合用寿元100药剂吗?为何国外试药的时候,没有限制年龄?”


    “胡医生,港岛和平医院那边试药的时候,也这么麻烦吗?”


    ……


    马秀珍与张兵来到谐和医院后,先到医生办公室门口看了一眼,见胡医生被其他医生围在中间,便没有过去打扰他们的谈话。


    随后,马秀珍与张兵去看了马家那边的两位舅娘,安抚了一下他们想回去的心。


    接着,马秀珍两口子去了隔壁老张家亲戚所在的病房。


    与马家屯只来了2个老太太,只留了2个家属不同,张兵老家那边的亲戚,在听到第一批过来的亲戚吹嘘后,立马又说动了5个老头、老太来首都试药。


    同时跟来的,还有十几个想沾光的家属。


    可惜,经张和平之前一闹,张兵挨了马秀珍一下,又被孙子张北说教了一通后,搞得张兵硬是没敢接后面那十几个打秋风的亲戚奉承。


    马秀珍跟张兵说得很清楚,张兵要是想在他的亲戚面前充能耐,那就自己出钱安排那些亲戚住首都饭店,休想用他儿子的钱!


    倒不是马秀珍小气,只是这些打秋风的亲戚来了一波又一波,她真要是松了口,以后指不定要召来多少见过的、没见过的所谓亲戚。


    “弟妹,你们可算来了!”一个穿着深红棉衣、黑棉裤的老女人,热情的拉着一个皮肤黝黑、粗糙的中年女人凑上来,“三弟,你看我们翠花的工作,安排得怎么样了?”


    听到工作二字,原本嘈杂的病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连咽口水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张兵没有接话,自从他上次差点把儿子气去住饭店后,两个闺女都很少跟他说话了,显然也在怪他乱带亲戚回家。


    其实,往深处想,张招娣、张盼娣是在怪张兵乱答应人,他自己没本事给亲戚安排工作,却总是忍不住答应别人,回家后又把难题丢给张招娣、张盼娣姐妹俩。


    随着张招娣、张盼娣姐妹俩的职级、职务升高,盯着她们的人越来越多,她们为了自己和儿女的前途着想,可不敢再假公济私的给亲戚安排工作!


    关键是她们现在所处的单位,都不适合老家那边的低学历亲戚。


    问话的老女人,是张兵的亲二姐。


    她这次带了她夫家的公公过来试药,顺带着把已经嫁出去的四女儿李翠花也带了过来。


    话说,六几年那会困难时,李翠花与大舅家的张翠翠一起,在张和平家里住过一段时间。


    若不是政策变动,粮食够吃了,这两姑娘可能还要在首都待一段时间。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


    李翠花的三个哥哥,已经被张招娣早前安排进了铁路当工人。


    当时,张招娣也问过李翠花的男人要不要进铁路当工人,因为那时大招工,有很多空缺,多安排一个人不是问题。


    可是,张兵的这个亲二姐不同意,坚持先给李翠花安排工作,结果就拖到了现在。


    马秀珍没有理这个二姐,他们一家也是白眼狼!


    大女儿张招娣给他们家安排了3个工作岗位,这么多年了,硬是没见着他们家的人上门感谢,连口头上的感谢,都没有一个!


    或许,他们感谢过张兵,但马秀珍没听到过。


    所以,马秀珍直接无视了这个二姐,看向病房里的其他亲戚,说道:


    “昨天给你们说了试药的副作用,也说了老人试药期间,医院可以补助一个家属的吃住费用。”


    “你们现在考虑得怎么样了?哪些人留下,哪些人回去?”


    马秀珍不得不把话说得直白一些,免得这些人继续赖在首都。


    最近,马秀珍把家中钱票都锁了起来,张兵只能拿自己的私房钱贴补这些来打秋风的穷亲戚。


    张兵开鞋铺,这些年也赚了不少,但被这么多亲戚嚯嚯,马秀珍相信张兵的小裤兜坚持不了多久,所以就没管他。


    然而,就在马秀珍等回答时,一个意外的问题抛了出来。


    “张三媳妇,我们听说试药有钱拿,是不是真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