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开局自曝穿越者,文化入侵异世界 > 第十八章 让我再活几年

第十八章 让我再活几年

    郑国赶忙捏起一小撮儿送进口中,道:“确实是盐碱土。”


    “盐碱土该如何治理,难道本王要将整个秦地的土全部换掉?”


    “自然不用。”眼见秦王愿意听自己说,郑国如释重负。


    “当年漳河连年泛滥,导致邺城百姓外逃,成了不毛之地,西门豹引漳灌邺,磴流十二,同源异口,使大片荒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秦地也可效仿,凿通泾、洛两河,引带泥沙的淤浊之水,灌溉秦地咸卤之田,如此,渭水两岸盐碱地便可改良,土质肥力增加,秦国将获得大片水旱不侵的良田。”


    秦王听完,招呼身旁的尉缭子小声商议。


    郑国相隔甚远,听不到两人说些什么,只听得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


    似乎过去了许久,终于听到秦王的声音。


    “夫子着书立说,后世传颂,水工计日程功,惠泽万民。”


    “郑国,本王命你为总工,即日起主持开凿修渠事宜,有任何需要,皆可与尉缭子说,他会助你全力修渠。”


    “谢大王,小人自当全力以赴。”


    看到此处刚刚还满脸不屑的李伟明,看向旁边的姚亮,对方也是一脸震惊。


    古人修渠灌溉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能想到借助河道淤泥改善土壤则完全无法想象,而且还将两者结合起来。


    即便放到现代,也是拥有多年水利经验的专家才能做出的方案。


    李伟明却不知道,姚亮此刻想的是另外一件事,只见他突然走到一旁暗处,拿出手机,打出了一通电话。


    帝都市区的一栋民房之中,一个白发老人正在灯下看着地图。


    左手拿着放大镜,右手拿笔,时而在地图上标注,时而在旁边的本子上写些什么。


    这时,电话忽然响起,老人放下手中的工作,拿起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


    “老师,你快打开电视,看总台,有人把您老设想的关中大渠用视频模拟出来了?”


    老人听完,一只手颤巍巍地扶着桌子站了起来。


    “你说什么?怎么可能,泥沙淤积问题怎么解决?”


    “还不知道呢,老师,您先打开电视看看,说不定他的视频模拟能给您一些启发。”


    老头放下电话,找了半天,终于在角落之中找到布满灰尘的遥控器,打开很长时间没开过的电视机。


    众人的视线都在视频上,倒也没注意姚亮。


    画面一转,郑国带着数人站在高岗之上,左手边是奔流不息的渭水,右手边则是向北而去泾水。


    “郑公,我们从何处开凿。”旁边的人问道。


    此时的郑国,早已没了在秦王殿上的胆怯萎畏,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自信。


    面对秦王,他是一个人微言轻的草民,但面对滔滔江河,他是与自然角力的大工。


    郑国举起手中的耒耜指向远方,问道:“那是何处?”


    “那个地方叫瓠口。”


    “此地就是渠首。”


    “郑工,瓠口旁边是一道山岭,当地人叫老虎岭,叠石为山,怕是开凿起来颇为费力。”


    “就是此处,泾水出北山之后,西高东低,瓠口之处又是下游凹岸,利用地势落差,凿开之后,渠线走北山南麓,水流自会沿着大渠向东留去。”


    “开凿!”


    郑国一声令下,数万民夫,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现场号子不断,吆喝漫天。


    画面再一转,郑国坐在账中,面色黝黑,满面愁容,似乎苍老了十岁。


    忽然,门外快步走进一人。


    “郑工,渠首引水口又堵了,怕是马上要决堤了!”


    “什么?”


    郑国一惊,跟着来人急匆匆地走出营帐。


    来到大渠工地旁的高处,果然,当初设想引泾水泥沙改善本地土壤,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自修渠以来,几次加高渠口,足足高出泾水水面五十尺,还是不够。


    河水带来的淤泥确实盖过了大片的盐碱地,但流水夹杂着砂石泥土,时间一长不断在渠底沉积下来,河床势必抬升。


    近几个月来,多次决堤,自己还没思索到良方。


    此刻看着浑浊的河水不断从渠口大堤涌出,郑国心急如焚。


    “林易,看来你也精通水利事务,知道但凡修渠引水,泥沙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林易看了看姚亮,只是微微一笑,也不回话。


    姚亮不禁再问:“难道你想到解决的办法。”


    “我自然想不到,但郑国可以,姚老师接着看。”林易一边说,一边指着大屏幕。


    众人的视线再次回到视频之中。


    “秦王到!”


    郑国正在苦思冥想,忽然听到传令官的声音,不由地苦笑一声,心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拍了拍身上的泥土,郑国大步走了出去。


    “郑国,修渠一事进展如何?”


    “渠首已竣工通水,后续干渠正在开凿。”郑国回道。


    “渠首收效如何?”秦王问。


    “渠首惠及附近农户,今年开春之后,新垦良田千倾有余。”


    “不错”秦王点了点头。


    随后,忽然厉声喝道:“郑国,你可知罪?”


    “小人知罪。”郑国拜倒。


    “本王业已派人查明,当初你入秦宫献策,乃是受韩王之命,以修渠为由,耗我秦国物力钱财,劳我秦国将士臣民,阻我秦国东出伐韩。”


    “这是一条疲秦之渠,其心可诛!本王可有冤枉于你。”


    “大王所言,句句属实,小人确实为疲秦而来。”郑国说道。


    “我秦国向来严刑峻法,你可知自己将受何刑罚?”秦王道。


    “小人所犯,乃是死罪。”


    “但小人恳请大王将小人的命留上几年。”郑国重重地磕在满是碎石泥土的地上,瞬间额头便被划破,血流如注。


    “本王为何要留你?”


    “小人虽是韩王派来疲秦的细作,但小人还是一名水工。”


    “农家先贤曾说:修饥谨,救灾荒,民之所生,衣与食也。”


    “从水工耒耜挥出的那一刻起,就必须有始有终,这条渠不是为大王所修,也不是为秦国所修。”


    “小人是为关中秦地后世黎民,不再受饥荒之苦而修!”


    “修此渠不过为韩延数岁之命,却为秦建万世之功。”


    “恳请大王准我再苟活几年,待大渠修成之日,大王尽可诛杀小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