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神域外传之穿越三国时期 > 周朝君主篇(12)

周朝君主篇(12)

    第210章 周朝君主篇(12)


    周定公(?-?),周国(今bj市凤翔区)人,西周时期周国国君,周公旦后裔。前841年,周厉王暴虐,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逃走,周定公会同召穆公主持政务,史称“周召共和”。十四年后,周厉王在彘地驾崩,太子周宣王即位,共和行政结束。


    本名


    周定公


    所处时代


    西周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周国(今sx省凤翔县)


    主要成就


    周召共和


    人物生平


    在周召共同主持朝政时期,关于召公的记载不少,但关于周公的记载却少的可怜。


    历代周国君主


    周武王时,封同族人于东方为诸侯,周公旦受封于鲁地,但他并未前往,由长子伯禽前往就任,自己则留在镐京(今sx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与召公一同辅佐天子。因其采邑在周,故其自己及后代皆称为周公。


    虽然司马迁着《史记》时,有为周文公及其后代立《鲁周公世家》。不过没有记载周平公(周文公的次子)的详细世系,反而记载的世系是鲁公伯禽(周文公的长子)的。所以此列表是从《春秋左氏传》、《史记·周本纪》和《今本竹书纪年》等书籍所整理出来。


    国君称号


    姓名


    身份


    在位时间


    大事


    周文公\/周公旦


    姬旦


    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弟


    前1046年-前1033年(病死)


    周成王时,摄政;平定三监之乱


    周平公


    姬君陈(本名姬陈,君是尊称)


    周公旦次子,鲁公伯禽弟


    前1032年-前?年


    此后世系失考


    周定公


    姬鼻


    周平公之后


    周厉王、周宣王时


    周召共和行政


    周公某


    周定公子


    周公某


    周定公孙


    周桓公\/周公黑肩


    姬黑肩(姬黑臂)


    周定公曾孙


    前?年-前693年(被周庄王杀死)


    为周桓王卿士


    议弑周庄王、立王子克


    周公某


    周桓公子


    周公忌父


    姬忌(姬宰孔)


    周桓公孙


    前?年-前636年(被狄人所虏)


    为周襄王卿士


    周公阅


    姬阅


    周公忌父子


    前635年-前?年


    为周襄王卿士,与王孙苏争政


    周公楚


    姬楚


    周公阅子


    为周王卿士


    周宣王(?-前782年),姬姓,名静,一作靖,镐京(今sx省xa市)人,周厉王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2年)。


    周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一帮贤臣辅佐朝政;军事上借助诸侯之力,任用南仲、秦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楚国和徐国,使西周的国力得到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但周宣王晚年对外用兵接连遭受失败,尤其在千亩之战大败于姜戎,南国(今长江与汉江之间的地区)之师全军覆没,加之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宣王中兴遂成昙花一现,也为西周在周幽王时期的灭亡埋下伏笔。


    本名


    姬静


    别名


    姬靖、周宣王


    所处时代


    周朝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镐京(今sx省xa市)


    逝世日期


    公元前 782年


    主要成就


    整顿朝政,宣王中兴,讨伐夷狄


    在位时间


    前828年-前782年


    谥号


    宣王


    前任


    共和执政


    继任


    周幽王


    人物生平


    继位


    周宣王为周厉王之子。周厉王在位时,因连年对外征战,造成国内消耗巨大、国库空虚。周厉王于是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国人对此议论纷纷,周厉王又命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周厉王的高压政策最终引发国人暴动。


    前841年(周厉王三十七年)[49],国人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今陕西西安)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武器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逃离镐京,沿渭水一直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国人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转而寻找太子静。召穆公将太子静藏了起来,国人围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被迫用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静,国人杀召穆公之子,太子静得以幸免遇难。


    国人平息怒气离去后,宗周无主,诸侯推举召穆公、周定公代行天子职务(一说共伯和代行天子职务),史称“共和行政”。


    前829年(共和十四年),周厉王死于彘国,太子静在召穆公家长大了,召穆公、周定公以及诸侯拥立太子静继位,即周宣王。


    中兴


    周宣王下令修复公室、广进谏言、安顿百姓、修缮武器,又兴畋狩礼乐,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风,并及时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这些贤臣辅佐朝政。周宣王还陆续发动了对周边部族的战争,诸侯又重新朝见天子,四夷咸服,史称“宣王中兴”。


    周宣王开展多项军事行动奠定周王朝中兴,任命秦仲伐西戎,任命方叔伐楚,任命召穆公征伐平定淮夷和徐夷。周宣王经过励精图治,拉开了西周中兴的序幕,不断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衰落


    周宣王继位后,多次的对外用兵,使周王朝一度呈现“四方既平,王国庶定”的局面。但因连年征战消耗国力,加剧了西周王朝的社会危机,加上周宣王晚年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宣王中兴遂成昙花一现。


    干涉鲁政


    前817年(周宣王十一年)春天,鲁国国君鲁武公和长子公子括、少子公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想要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周宣王的大夫樊仲甫(一名仲山甫)劝阻周宣王说,废长立幼,不合旧制,周宣王不听,执意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5]同年夏天,鲁武公回国后去世,公子戏继位,是为鲁懿公。[6]


    前807年(周宣王二十一年),公子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杀鲁懿公,伯御被立为鲁君,史称“鲁废公”。


    前797年(周宣王三十一年),周宣王讨伐鲁国,杀死鲁废公伯御,周宣王询问大臣鲁国公子中谁能胜任鲁国国君之位。樊穆仲说,鲁懿公的弟弟公子称,庄重恭敬,敬重老人,处事执法必定遵循前朝礼制。周宣王于是在夷宫(周宣王祖父周夷王的庙廷)立公子称为鲁国国君,是为鲁孝公。经过此次事件之后,周天子声望大减,诸侯多有违抗王命之举。[8]


    屡战屡败


    周宣王晚年多次对周边部族用兵,但大多以失败而告终:


    前797年(周宣王三十一年),周宣王派军队攻打太原之戎,没有成功。[9]


    前793年(周宣王三十六年),周宣王派军队征讨条戎、奔戎(今山西夏县西南),战败。[10]


    前790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周宣王派军队征讨申戎(即西申国,今sx省米脂县北)获得胜利。[11]同年,周军在千亩之战大败于姜戎,南国之师全军覆没,周宣王在奄父的帮助下才得以突围。


    不听劝谏


    藉礼原是村社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仪式,耕种集体所有的藉田,具有鼓励集体耕作的作用。西周时期,原本属于集体所有的藉田,即公田变为天子、诸侯以及贵族私有,藉礼也成为在春耕、耨耘、收获时,天子、公卿百官举行仪式,监督和巡查庶人耕种、无偿占有庶人劳动成果的一种活动。周宣王在位时,不到千亩举行藉礼,虢文公劝谏周宣王,宣王不听。有观点认为,井田制在周宣王时期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公田被大量私有化,周宣王承认了既定事实,相关的藉礼也被取消。


    周宣王


    周宣王丧南国之师后,想在太原普查人口来补充兵员、征调物资。仲山甫认为自古以来,人口不用普查就能知道数量,因为司民负责登记生死;司商负责赐族受姓;司徒负责人口来往;司寇负责处决罪犯;司牧知晓职员数量;司工知晓工匠数量;司场负责人口迁入;司廪负责人口迁出,人口数量天子通过询问百官就可以知晓了,还可以通过管理农事来调查,没有必要劳民伤财去刻意普查。周宣王不听劝阻,最终还是在太原普查了人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