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活规律,每天除了去看一眼养伤的道士,其余时间都是窝在公寓里修炼。除魔卫道是每一个剑修应尽的责任,阴煞之地疑有凶邪出世为祸世间,在弄清具体的情况之前,他不会选择离开。
几日之后,道士的伤痊愈了。
“以先生的手段和为人,将来必会名动天下。”
道士由衷感叹。
他知道自己伤的到底有多重,非人力所能医治,唯有鬼神之力能够解释。苏青如此年轻,便有这般神乎其神的本事和不求回报济世救人的品性,等他年长一些,经历的事情多了,必会成为名震四海的人物。
说不定,他就是下一位圣贤。
“求道,不求名。”苏青洒脱一笑。
道士闻言喟然叹道:“我有入世之心,但选错了方向,以我的性格,当真不适合做那些事……”
通过这些天的静养,道士明白了泰拳王的用意,在鬼门关前走了几个来回,也看破了世俗红尘。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普通人都能成为正式成员,而他和项有明却是预备役了。他想,不知有明兄死前可曾明了?
“我想,那时他知道我没死,只是处于弥留阶段,才故意折我佩剑,说那是赝品,然后又放我一马……”
“因为他知道剑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剑,在我教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悠久的历史,在我教的法事活动中,它是是降妖伏魔的神物,在我教的传承意识上,它又代表着‘法’。”
“故此,剑代表着正气,也代表着决心!”
“每个年轻道士下山,师父都会给他一柄宝剑,告诫其要紧记道教的风范,不受一切拖累,若遇俗世牵挂,应当机立断斩断尘缘,后来,剑便成了道人外出云游的必佩之物……”
道士幽幽感概,苏青静静地听着。
他对于道士和泰拳王的恩怨了解不多,也听不明白对方自言自语究竟想表达哪层意思,但道士对剑的态度,他却深以为然。
他本身就是玩剑的行家,如何能不明白剑对于一个剑修的意义?
苏青蓦然对道士生出知己的感觉,大家是同道中人,若是有缘能凑齐材料,他不介意为道士炼制一把真正意义上的道家飞剑。
由他亲手打造的飞剑,莫说泰拳王,便是更为厉害千百倍的人物,也休想将之折断!
“家师知我有入世之心,仙去之时留给我两把剑。”
“一把留在我身边,用于入世,另一把被家师带入墓中,交代我出世时方可去取,以前的我不明家师之意,现在的我懂了。”
“先生跟我来。”
苏青点头,也不询问道士用意,跟在他身后出了屋子。
道士走到小院门口时,驻足摸了一下院门。
这座小院打从他进来以后,今天还是第一次走出去。
道士领着苏青一路下西南,离开龚家湾地界又行了数里路,最终来到位于郊区的一片荒山脚下,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四面不见人迹,有的只是几棵树和两座小土包,其中一个土包还被从中挖开了。
道士指着那座被挖开的土包说道:“我就是从这里爬出来的。”
他走到洞口处,俯下身掏了一阵,蓦地动作一停,像是挖到了什么东西。
“还在。”
道士从土包中拽出一个小布袋,转身交给苏青,欣然道:“我身无长物,就将这两样东西送给先生吧!”
苏青接过布袋打开一看,不由心神一跳!
袋中只有两件拳头大小的事物。
一个通体墨色,莹润如玉。
一个光泽璀璨,七彩交辉。
苏青自然认得它们,那呈现墨色,莹润如玉的是“地心玉”;七色璀璨,光芒交辉的是“星煌石”!
这两样物品都是一等一的炼器材料,在修真界想要求得一两也是绝难,比最上乘的庚金铁还要珍贵许多,寻常飞剑之中只要加入一点,凡品立成宝器。最难得的是,这两件材料还能使飞剑具备灵性,自主迎合主人心意,不用费力费神便能驾驭自如。
“此乃师门遗物,留在贫道身边是埋没了它们,相信先生定能让它们在这世间绽放异彩。”
苏青明白,道士这是在报答自己的救命之恩。
当初自己救他,只是顺应心意,举手之劳,根本没想过什么回报,然而,对方却持滴水之恩相报涌泉。
世间因果,妙尽于此。
“历经诸事,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算是大彻大悟,又得先生之助,近日来修为猛进,突破玄关,迈入地级。”
道士见苏青收下礼物,脸上露出由衷的笑意。
“贫道心愿已了,不若我们就此别过。”
“多保重,有缘自会再相见。”
苏青目送道士离去。
后者消瘦的身躯在晚霞落日下拉出长长的影子,其人渐行渐远……
……
宝塔凌云,一日江山,无边清净;
金灯代月,十方世界,何等悠闲。
且观星宿心照九幽,一身逍遥;
世景如华沧海无量,万古洪荒!
混元无极生两仪,
雷霆震怒冲云霄;
乾坤一气镇山河,
浩浩江海凝青光……
……
道士唱了一首道家歌谣,透着远古沧桑,倾诉万丈豪情,说不出的豪迈奔放。
苏青一听便发现词中大有玄机,其内似是包含了一门高深的内功心法口诀――确切地说,是一部修真功法的口诀!
他当即遵循歌诀一练,体内真气很快便在心脉附近形成一道屏障,柔韧顽强,牢不可破,身躯也跟着变得轻灵飘忽起来,仿佛随时都可以踏云乘风而去。
“这是……道士提过的护心咒?”
以他的见识,立即便判断出这是一部上乘的修真功法,所有细微之处均是高明至极,竟不在他北冥神术之下。
苏青想到,若是自己不用心揣摩,权当一首歌谣听来一乐,那便要错过这场造化了。最起码在达到“炼气化真”之前,他自己并没有一套完整像样的护体神功。
此法激发体内真气,不仅能够内御,还能衍化成外防的法门,虽是由心而发,却贯通全身,并不局限于心脉附近,因此,所谓“护心咒”实际上该是“护身咒”才对。
想来道士身怀奇功异术却修而不明其法,否则单凭这护身咒的神妙,又怎能输于泰拳王?
苏青心下感激,当场将行功路线和功法要领编成歌词回赠过去,以谢道士相赠功法之义。
“心有乾坤吞日月,混元一气定风波……”
蓦然间,道士在残阳之下的影子一斜,好似随风摇曳,身姿也多了几分灵动飘渺,宛若真仙踏月,行走云端,不惹世间尘埃。
“先生真乃神人也!”
远远的,传来了他爽朗的笑声。
“援助之恩,点化之德,贫道没齿不忘!”
这些日子里,苏青叫他道士,他称苏青先生,直至分别,两人最后连对方的名字叫什么都不知道。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
道士走了,苏青也要回去了,他现学现用,小试护身咒,先是原地静思一会儿,将这门功法融入身法当中,接着足下一点。
以前他全力奔走时,一步迈出最多十五丈左右的距离,现在功力未涨,随意一步就是二十丈!
这护身咒内防外御的作用就不说了,居然还能辅助修士,在现有修为基础上超越自身极限!
如果进一步深入挖掘,又会有哪些奇异的效果?
若将其融入御剑神通……
“妙不可言!”
苏青行走之中,思绪飞扬。
或许在很久以前,地球也曾出现过天道盛世,而当世盛行的武学,极有可能就是道法没落后的产物。
护身咒做为道士师门的镇派神功,竟连名字都弄错了,证明这门功法的正统修炼方法已经失传很久了。当世之内,拥有这门神奇功法真传的,除了自己,恐怕就只有得到自己指点的道士了。
普天之下,究竟还有多少类似的奇功被埋没了?
苏青或许不懂地球的科技,不懂异界的风俗人情,但他闻天道,识修真,前生一辈子,他学的就是这些。
而如今的地球,神通失传,大道不显!
他心下涌起无限豪情――这一个是属于正统修真者的时代,属于自己的时代!
……
回到为道士租赁的小院,苏青心中莫名有些空落。
他也如道士离去时那般,抬手摸了一下院门。
这座小院他每日都来,院门每天都过,而道士仅仅进来一次,又出去了一次。
今日一别,双方谁也不知道此生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
这段时间他们日日畅谈,仿若良友,他对他施以恩惠,临别之时,他对他倾力报答,这是缘分,也是情谊,缘与情原本就是不分家的,它们相互影响,相灭相生。
苏青心性豁达洒脱,本不至于在意这些,可在地球上,他实在是太孤独了。
前世他的感情世界中,只有开心或是不开心,讨厌或是不讨厌,除了同门之谊还是同门之谊,简单而又单调。
他一心修炼,无意体会情感,也无处去体会。永远没有大喜大悲,永远的心如止水,亲情、爱情、友情只知其名,不知其味。
今世地球重生,身在都市,人与人之间感情丰富,直入内心。
比如,他对小人的愤怒之情,对道士的相惜之情,对前身的怜悯之情……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隐晦难名的感触,就像他对唐婧,对何倩,对每一个人的感触都是不同的。
与人交往,每时每刻,心灵的变化,情绪的波动,都会令他觉得有那么几分享受。
他忽然对清心寡欲的求道生涯生出些许迷茫和厌倦,此等情况是以前从来都没有过的,隐约间,他似乎领悟到了一丝真谛,那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感觉,心在情绪当中,却又超脱于情绪之外。
循着这种感觉,他可以在求道路上大步前进,再也不必谨慎摸索。
这一刻,他的道心产生了细微的变化,看似偏离大道轨迹,却又是直指天道,比从前更准,更稳。
……
苏青将道士疗伤所剩的草药带回公寓,以备不时之需。那株三百年的老山参可遇不可求,凭他现在的能力很难再弄到一株。
路上,他接到了妹妹石茜的电话。
“哥,快放假了吧,什么时候回来?我听倩姐说,你们俩近来相处的不错呀……”
(第一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