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郡守逃离
第二天,在亭长的带领下,岷江古道上聚集着众多的灾民,大家都期盼地望着古道的前方,希望他们的父母官,蜀郡太守到灾区来视察灾情,赈救他们。【.新.】
有个叫老二的小伙子有点不耐烦了,他抱怨道:等了这半天,还不见有人来,今天恐怕是白等了。再不来我就要走了。
瘦老头儿说:老二,你这小伙子就耐心点吧,说不定你前脚刚走,后?人家郡守大人就来了,你不是前功尽弃了么?再等等吧。
小伙子说:哪个说的郡守大人要来嘛?
有个中年村妇小声地说:亭长说的,还有错吗?
小伙子不开腔了,瞟了一眼亭长。
亭长感觉到了小伙子不?m的目光,他?有给予老二正面回应,说的却是要他控制情绪,别惹事:老二,我给你说,等会儿郡守来了,你可要有规矩啊,不可鲁莽行动,坏了大家的好事。
老二是很有点脾气的小伙子,他不接受亭长对自己的看法,说道:亭长,你把我老二说成什么人了?我有你说的那么瓜吗?纯粹对我有偏见。
亭长解释道:老二,不是我对你有偏见,只想给你提个醒儿,想到平时你的脾气有点毛。
老二还是不接受:亭长,有这样提醒的吗?
亭长毕竟是老辈子,不给小字辈儿一般见识,就笑扯扯的说:老二,你说我要咋提醒你才好呢?
老二自已也说不上来,语塞了。但眼睛仍旧楞着亭长。
瘦老头儿看这光景,怕闹僵了,影响大事,赶紧顺到老二的毛毛儿抹,给老二戴顶高帽子:亭长放心,老二虽然平时有点莽莽撞撞的,但是真正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很懂事的,会顾全大局的。
老二听了很高兴,显得不那么急躁了。
正在这时,沿岷江古道上突然出现一队冠盍车骑,宝眷前行,军吏护卫,官员殿后。
这支官家车骑对岷江沿岸灾后的凄惨景象视而不见,只一个劲儿的挥马急行,匆匆奔驰而来。
岷江亭长及百姓们都看见了官家的车骑队伍。他们表情复杂:或目光呆滞、或充满期望、或感无奈、或感愤恨。老二着急地问道:亭长,是不是郡守大人的车队到了?
亭长一看这官家?骑,赶忙对村民们说:乡亲们,快跪下。
乡亲们齐刷刷的跪下。
就那个叫老二的小伙子不跪,立冲冲的站在中央,如鹤立鸡群一般:我不跪!
亭长很着急,命令老二道:老二,快跪下!
小伙子很倔犟,若无其事地说:为什么要跪?
亭长火了:为什么不跪?老百姓见了父母官,都要下跪的,这是规矩!
小伙子气呼呼的说道:什么烂规矩?男儿膝下有黄金。
有个屁的黄金,快跪下,赈灾才有饭吃。瘦老头儿说。
听说账灾有饭吃,老二服从了:那就跪吧。小伙子无可奈何地跪了下来。
小伙子刚跪下,官家的车骑已急驰到到了跟前,未见刹车就直冲而来,险些撞倒小伙子。小伙子气极了,眼中喷火,他不得不挪位让行。
一个?车军吏见状,拔出刀来,冲着老二吼叫:干什么?想行刺吗?
我手无寸铁,行什么刺?我们只想向郡守大人请个愿。老二辩白道,并摊开双手,表示手无兵器。”
”?什么愿!装疯迷窍的。让路,快闪开!”军吏很凶。
郡守大人见状,在车上问:吵什么?
军吏急忙禀告:郡守大人,这一帮刁民,拦路请愿。
郡守一听,火了:朗朗乾坤,政通人和,请什么愿?分明是聚众滋事,蓄谋造反!把领头的抓起来!
车骑减速,军吏跳下车来,一个箭步蹿上前去,不由分说,将老二拿下。
亭长见状,赶紧趋前陪礼,禀告道:军爷息怒,请军爷禀告太守大人,我是岷江亭长,我等是沿江灾民,眼下水灾,颗粒无收,我等在此恳请官府体恤灾情,赈救赈救小民吧。
听亭长这么一说,郡守大人眼睛骨?碌转了几圈儿之后,慢吞吞地发话了:起来,起来,大家都起来。有话好好讲,何必跪在地上?多不观瞻。郡守大人在车上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众多灾民,看他们衣衫褴褛,面黄?瘦,精神疲?v,虽然有点可怜巴巴的样子,但内心窝有一股子斗志,有点惹不起。
村民们没有起来,还跪在那里原封不动。
亭长说:郡守大人,我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就是想官府发点赈灾粮,别无它图。我们全体乡民作保,小伙子是好人,不是所谓带头闹事的人。
瘦老头儿也说:老汉以人头担保,老二是好人,如若不然,请先取老汉人头。
村民们情绪有点激动,忿忿不平。
军吏很紧张,按刀而怒,还欲逞威。
车内的郡守大人看见这个样子,干咳了一声,军吏这才收敛恶态,急忙回应郡守大人道:大人,这伙刁民拦截官车,意欲图谋不轨,不要信他们的花言巧语,这汉子,一看就不是好人。军吏将老二推搡过去。
老二握紧双拳,?m目怒视军吏。
郡守大人对军吏摆了摆手:放了,放了,一场误会。
军吏很不情愿的放了老二。
老二没好气的回到村民中来,怒气未消,紧捏的双拳一直?有松开。
本大人要下车。郡守对军吏说。
军吏不明白,颇有疑问:大人,我们要兼程赶路哦。他边说边搀大人下车。
另一辆官车内的贵夫人着急地叫道:夫君,时间紧迫!不要耽误了时间,赶不上船!
郡守大人不急不慢地回应道:本大人知道。说时给夫人丢了一个眼色。
夫人领会了丈夫的意思,不开腔了,乖乖的坐在车上,不动声色,看夫君如何操刀眼前这局面。
军吏赶紧手握佩刀陪侍大人左右。
郡守大人假惺惺地对下跪的村民们说:”起来,起来,不要这样,下官经受不起。”
村民们仍然跪着不动。
郡守压着性子,去搀扶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说道:”老人家,起来吧,你老这把年纪,岂不折煞了下官。
老妇颤威威地被郡守大人扶了起来。
其余村民还是跪着不起来,他们要坚持跪下去,直到郡守大人答应了他们的账灾要求才会起来。
亭长禀告道:郡守大人,饥民们要得到了大人的赈灾允诺才会起来。
郡守大人非常清楚下诡的村民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他也注意到了亭长措辞用的饥民是何含意?太守大人知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肚饿的不怕肚撑的。面对这一大片下跪的饥民,这位老辣滑头的郡守大人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了,但肯定是不能霸王硬上弓。。而他心里想的着重点就是如何能迅速地逃离现场。于是他假惺惺地说:众位父老乡亲,下官巡视灾情己毕,将尽快上报灾情,开?}赈灾。只是眼下家母病故,下官急于兼程奔丧,母丧事大,大家都明白,不是下官不管大家的事。”
村民们神色呆滞,还是跪着不动。
郡守大人急于脱身,但看眼下这光景一时半会儿是走不脱了。于是他只好发挥忍功,进而走向跪下拦道的村民,显得很诚恳地说:父老乡亲们,这里的灾情,很惨很揪心,只是下官已告假辞官,虽然当下无力解救你们的燃眉之急,但我会把灾情尽快如实报告朝廷,王恩浩荡,尔等稍安勿躁,耐心等待?灾粮吧。话只能说到这个样子,他已尽了全力而为。
郡守话音刚落,军吏赶紧抢上一步,将郡守大人搀着登上轺车。
话已说到这份儿上,村民们也就只好起跪为这队官骑让道。
村民们眼巴巴地望着这队官骑绝尘而去。
但瘦老头儿是很有看法的,他说:在这个节骨眼上,告假辞官,什么意思?
老二话中带刺道:人家郡守大人说了嘛,人家母亡奔丧,奔丧事大,我们能阻拦下人家奔丧的车队么?
中年农妇置疑道:谁知道是不是真奔丧?
那银发老妇人说:谁敢拿自己老母亲来说事?这句话挺权威的,大家不再置疑了。
但事情的真伪究竟如何?只有待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去争论吧。此是后话,可甩去不提。
我有个亲戚在郡府公干,前些时隐约听到一些风声。亭长说。
什么风声?老二很感兴趣。
事关重大。亭长说。
亭长,说来听听。越不说,小伙子越想听。
几个村民也围过来想听。
亭长说:此事非同小可,弄不好杀头的。亭长说得挺神秘。
越神秘,大家越想听:亭长,说吧!
亭长想了想,终因干系太大,不敢说,便摆摆手:算了,不说也罢。
瘦老头儿很能理解亭长要保全家的身家性命,乃说道:亭长要保自已的脑袋不落地,是正确选择。
小伙子颇有怨气,说道:不说算了,今天算是白跪了。亭长,现在我们咋个办啊?
村民们焦虑无助的目光,都期待着亭长的答复。
亭长心里也没底:我也不晓得咋办?也许朝廷会派新郡守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