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白龙滩受命
传令官一路骏马急驰,飞越了无数的崇山峻?x,涉过了数不尽的恶水险滩,在沿途驿站换乘了若干匹骏马,风雨兼程,千辛万苦,好不容易于总算是到了地处西南蛮夷的蜀郡。//【.新.】
传令官急驰到白龙滩水官府。说是水官府,其实就是一宅简朴的草堂民居。既然是办公的衙门门卫还是有的。
门卫平时见的人比较多,但见今天这位来人,官家打扮,很有气派,非同当地官员着装,那气质,那派头,比当地西南蛮夷官员高出许多。气。传令官言毕,跨上骏马向白龙堰飞驰而去,身后扬起一股?尘。
传令官飞驰了好一阵子,?于骑在马上,隐隐约约的遥遥可见前面出现的白龙堰工程,已初具规模。
传令官驰近工地现场,翻身下马,一路走来。
一个在工地现场的军吏见有官差骑者,便迎了上去禀告:请问官爷,有何公干?
传令官态度有点大块的样子,语气颇有鄙夷,反问道:你是谁?
军吏见来人口气不小,顿失觉得人都矮了一节,低语道:小小军吏。
传令官道:本官来向白龙堰水官李冰宣示秦王旨令。
军吏一听,大惊失色,连忙陪罪道:原来是京师官爷,有所怠熳,卑职谢罪了。
传令官很着急:免了免了,李大人在哪里?
军吏应道:李大人在堰头检查工程质量,卑职这就去报告李大人。
传令官问:李大人什么时侯过来?
军吏说道:这就没准儿了,李大人是个工作狂,干劲大,做起事来,夜以继日,连轴转,没有白天黑夜。
传令官没法,便说道:好吧,你带我去找吧。
二人没走多远,正好遇上一官吏模样的人在与监工边走边说,那官吏模样的人情绪有点激动,问那个监工的:你说说你检查工程质量的情况。
监工汇报说:”大人,那些防堤我都检查过了,保质保量,万无一失。
官吏模样的人问:你都检查过了?
检查过了。监工回答很干脆,很有信心。
官吏模样的人又问:你检查了几遍?
大人,我检查了两遍。监工一点不含糊
官吏模样的人又问:质量如何?
监工拍着胸膛说:大人,我方才给大人汇报了,保质保量,百分之百的没有问题。
你为什么不检查第三遍?什么叫’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就是一件事情要讲三遍、用三遍。’举一反三’也是我们检查工程质量的通用原则。官吏模样的人直勾勾地耵着监工。
监工还是那么自信:我以为没有必要再检查第三遍。
问题就出在这里。官吏模样的人严厉地说。
大人看出了问题?监工试探着问。
不但有问题,问题还大哩。官吏模样的人态度冷峻。
我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呃。
打桩用的桩木你检查过没有?官吏语气平和,平和中有刚气。
这个,我,我没检查过。监工底气大减。
那,你是怎样检查的?
我重点查看桩木的粗细大小。监工如实回答。
检查桩木的树料品种没有?官吏模样的人问得很详细。
没有。监工小声回答
桩木应当一律选青杠树,而不应当用桤木树或者杉木树,青杠树木质坚硬耐久,优于其它树种。官吏模样的人说。
这一层我未曾想到。
夯土筑堤你仔细检查过吗?
仔细检查了。
你是怎么检查的?
检查夯堤是否平整坚实。
这还不够,还要着重检查一段堤与一段堤连接的部份,这里最容易出现接头死角松软的毛病,你重点检查了吗?
重点检查了,我记得大人曾经反复??调过这一点。
官吏模样的人说:很好,你虽然重点检查了夯堤的连接部份,再查一次也不算多。
监工答道:大人说得极是,我待会儿再去检查就是。
官吏模样的人严肃地说:我逐一检查了准备编筐的竹子,有很多不合格,太嫩了,你检查没有?’’
还没来得及检查,大人真是雷厉风行。监工不得不佩服此人。
麻利一点,我们必须赶在雨季前完工。官吏模样的人语气严厉
监工应道:’是,大人。
传令官见状,就向带路的军吏发表感慨:你们李冰水官工作好严厉、好把?,真棒。
不料带路的军吏却说:官爷,那不是我们李冰水官,他只是李冰水官的助手王副水官。
传令官不禁赞叹道:啊呀呀!真是??将手下无弱兵啊!
那可不是,连在这里修筑堤堰的民工个个都很尽力尽责。带路军吏说。
那要在哪里才能找到李冰水官?
问问王副水官就可以知道了。带路军吏说。
传令官说:行,我们前去问问吧。
带路军吏就上前问道:请问王水官,李冰大人在哪里?
王副水官答道:李大人还在堰头检查工程质量。
带路军吏说:官爷,走,我们上堰头去。
传令官说:好,上堰头找去。
于是二人便向白龙滩工地深处走去。他们远远就看见有个人爬在堤?紊嫌檬衷诘躺咸褪裁炊?鳎??罟俸芎闷妫?臀剩骸蹦歉鋈伺涝?紊细墒裁?在掏螃蟹洞捉螃蟹,或者是在逮鳝鱼吧?
带路军吏眯起眼睛仔细憔了瞧,笑着说:哈哈,掏什么螃蟹啊!那一定又是李水官在检查什么东西。
传令官笑道:我真是大开眼界,服了。
说着,二人便向”掏螃蟹洞”的李冰走过去。又走了大约一箭之地,带路军吏已经看清楚了李冰究竟在干什么,乃对传令官说道:官爷,你知道李水官在做什么吗?
传令官出于好奇,便手搭凉蓬,眯缝着眼睛想看清楚前面的李冰在做什么。为了看得真切,他甚至停下步子,很看了好一阵也没有看出个什明堂来。于是摇摇头说:看不出他在干什么。但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你所言,此人不是在掏螃蟹洞。
带路军吏于是详细解释说:修白龙堰先要深掏滩头,就要把水隔开,才能掏滩。
那是一定的,有水怎好掏滩呢?可这水怎么才能隔开哩?
带路军吏说道:这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先要有冲毁不了的防水堤,让水走外江,掏滩工程才可能顺利进行。
传令官也颇感兴趣的问道:那外江的水会不会冲垮你们的防水堤呢?
官爷问得好极了。外江的水是冲不垮我们的隔江堤的,因为我们有杩槎?得住外江水流的冲击的。
但是军爷有些怀疑带路军吏的说法:你就那么相信杩槎的威力么?
带路军吏充?m自信地说:那是当然的。
传令官是一个很认真又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他问道:那杩槎是个什么东西?这么有威力!
带路军吏不厌其烦的解释说:杩槎是用三根直径一尺多粗,二丈多长的木杆以竹绳捆绑成一座三脚架,支撑立于滩头上。再用三根丈把长直径同样规格的木杆,在这座支撑三角架的下部又扎起一个三角架牢牢箍住支撑三角架,并在这三角箍上面镇以装?m鹅卵石的长竹笼。这样三角支撑架的座子就稳如磐石了。这种由两个三角木架箍在一起又被镇上填?m鹅卵石长竹笼的防水设施就是杩槎,是我们李水官集众人之智慧而提倡构建的。这样的杩杈二三十座连起来一字排开,形成合力,牢不可破。这还不算,又沿杩杈基?栽上一排碗口粗的青杠木桩,然后巴木桩又立起竹篾笆席就可以倒土夯堤了。在面向水堤这一侧还堆涂上厚厚的粘性很??的黄泥巴,隔水堤就大功告成了,对于护卫江堤极为有用。
传令官还是有点怀疑,又问道:这一座座杩槎就那么管用吗?
带路军吏耐心解释道:这杩槎非常管用,在年底枯水期岁修水堰,引水分流时很起作用。在堰堤隔水堤后,一座杩槎就像古代城门的抵门杠一样,抵住城门,谁也别想打开。这二十三座杩槎连成一气,如长城一般,外江之水只得知难而退,岂可毁我长城?
传令官听得入迷了,乃问道:说得简单,听起来蛮费神的,你也是水利专家么?
不是的,在下一名不入流的小小军吏。但是我们李水官的手下,耳闻目染,也可以说个个都懂得一点水利皮毛。
你们可以称得上是全民水利了。传令官打心眼里佩服李水官带的水兵。
官爷方才说李水官在掏螃蟹洞,我看清楚了,其实他是爬在堤上检查杩槎的基座是否牢实,竹笼装填的鹅卵石是否?m档,或者是在检查?泥篾笆是否有漏洞。总之是尽心尽责,不辞劳苦。
传令官深有感触,情不自禁地言道:你们李水官真有神禹遗风。
带路军吏赞扬道:人们都这样认为。于是他领着传令官向李冰这方走来,也一路见证了一座一座神奇的杩槎。
此刻,李冰见有人朝他这边走来,这才爬起来抖抖衣服,揩揩手,有点像孩子似的不好意思地憨憨一笑。
军吏赶忙趋前禀道:李冰大人,这位是京城来的传令官。
传令官大步迎上前去,?m怀着敬意拱手言说:李大人,大王着我宣旨,令你火速进京。
李冰跪拜道:叩谢大王龙恩。传令官大人,白龙堰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我给手下再作一些收尾的安排吧。
传令官说道:这样最好。
这时,王副水官也赶到了这里。
李冰郑重说道:你来得正好,王副水官,你负责把堰头质量再作一番认真检查,不得疏漏,你可立有军令状啊。
王副水官言道:我会照大人的布局去做,若有失职,军法从事。
李冰又叮咛道:水利工埕,千秋大业,不可小视。
王副水官应诺道:小的铭记在心。
李冰拍拍王副水官的肩头说道:有你这句话,我就可以睡安稳觉了。
传令官问:李大人何时进京?
李冰略微思忖一下,说道:传令官大人,我必须回去再给儿子李二郎作些工作交待后就立刻进京面君。
传令官说道:李大人,你就抓紧料理,本官先行一步,回京面奏君王。
李冰拱手言道:多谢传令官。
传令官拱手应道:李大人客气了,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