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明空心语 > 第18章 儒家智慧:慎独

第18章 儒家智慧:慎独

    f、“慎独”法


    “慎独”,也是儒家修行中非常重要的功夫训练内容。其主要意义为:


    其一,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心存敬畏,始终按照“仁”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因为没有其他人看见而放纵身心。


    其二,不管有人处还是无人处,都要始终守住生命中的“独”——即独一之本体。此本体对于儒家而言即是“仁”。因此,慎独,即是始终守住“仁”而不离开。


    之前在《<大学>心解》中曾以观心的角度将“慎独”解为“真心独照”,对应的即是第二层含义。真心独照,对于儒家而言,即是仁心独照。


    将上面说的两个层面的含义结合起来,那么就相当于一方面代表对本心的观照和坚守,另一方面即代表在此状态下的对思想与言行的自律。


    在超级视角的训练中,真心独照,即是安住在超级视角之中观照超级视角,在生活日用中则还包括以超级视角的智慧观照生活中的一切。


    慎独之“慎”,还有审慎、慎重以及时刻保持警觉的意思,所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即使对这种审慎态度最贴切的形容。


    慎独之“独”,既有独处的意思,也代表“独一”——即生命之本体。此本体,于儒家而言名曰仁,于道家而言名曰道,于佛家而言名曰真如、空性、觉性、自性等。于视角学而言,则名曰超级视角。


    “独”,有一体统摄之义,即一切皆归于此,皆不外于此,皆在此之中,皆为此含摄,别无其他,无有其余。曰仁,则仁遍一切处;曰道,则道便一切处,曰空性,则空性遍一切处,曰超级视角,则超级视角遍一切处。为何能够遍一切处?因为一切都不离本体,本体是所有一切的本体,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脱离此本体,这样的本体才是真正普遍意义上的本体,也才能含摄一切,同时超越一切,才能称之为“独”。


    “慎独”,则代表时时刻刻小心谨慎,保持警觉,始终安住于本体,始终不离本体,始终以本体的智慧觉照自心,觉照世界。


    为了方便大家对视角的理解,近日编了一首打油诗,分享于此,供大家参考。


    小小一视角,灵动又鲜活。


    照见天和地,还有你和我。


    眼睛观万象,耳朵听八方。


    鼻嗅诸香味,舌尝滋味多。


    身感诸觉受,意念起善恶。


    皆在视角中,诸般皆含摄。


    古今与中外,地球与星河。


    宇宙之一切,视角全包罗。


    -


    小小一视角,变化无限多。


    大则包天地,小则藏于秘。


    恢弘与辽阔,精深与精微。


    视角若有异,所见即不同。


    一切不同处,差异在视角。


    生命有视角,视角有生命。


    二者本一体,永远不分离。


    时空有穷尽,视角无穷极。


    万象有生灭,视角无来去。


    变化而鲜活,神奇不思议。


    -


    你是一视角,我亦一视角。


    他也是视角,生命皆视角。


    视角本平等,其体无差异。


    空空而灵明,遍寻不可觅。


    放下寻觅心,反照不思议。


    当下即可见,视角自见己。


    见己无有实,见己无形体。


    见己无生灭,见己无来去。


    见己无垢净,见己无善恶。


    见己本无我,见己无有己。


    见己能见性,本自具足已。


    此性妙无穷,作用不思议。


    视角无穷尽,当下永不离。


    -


    遍观诸世界,皆在视角中。


    视角若不同,世界即有异。


    诸显皆平等,视角亦平等。


    随心而变化,犹如万花筒。


    看破此真相,清净不执迷。


    随顺万法缘,智慧心出离。


    超越而观照,如镜无动摇。


    如如不动心,自在而逍遥。


    无名而假名,曰超级视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