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白鹿原,我是白孝文 > 第二十章 医书

第二十章 医书

    到了这个世界后。


    除了空间能力之外,白孝文的记忆能力相当不错,通常一些文字多看上几遍就能背诵出来。


    对于后世见过的一些东西记忆就更加的深刻。


    记忆能力很好,白孝文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白鹿书院找朱举人的书看,都是一些国文经典,不管有没有用,多少背上一点。


    可惜科举已经没了十几年了,不然凭着现在的能力,可以去试试考秀才。


    已经学习了三年的国文了。


    白鹿书院的藏书看了不少。


    对于繁体字的掌控的不会再出现问题。


    还有时间的话,会去镇上冷先生的医馆看看,去他那里借阅一些医书。


    多看看,别浪费比较好的记忆能力,同时对中医也有点兴趣。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空间能力对于医学上来讲太方便了。


    能隔空取物。


    能进行完美切割。


    这个空间能力估计是所有外科大夫都羡慕的。


    曾经白孝文就有试过。


    对于一只完整的蛤蟆施展空间能力。


    非常的成功,蛤蟆体内的物件,肝脏什么的被装进了空间中,而蛤蟆表面的身体完好无损。


    对于医学上来说太便利了。


    所以白孝文需要学习更多的药理知识。


    最好的是还要能够了解人体构造。


    配合着空间能力,估计能解决掉不少的疑难杂症。


    到了白鹿镇去,直奔冷先生的中医馆。


    “冷先生。”


    “是孝文啊,借书还是抓药。”


    白孝文经常会在中医馆借医书,同时还会被冷先生指点一些医术。


    “都有。”


    抓了一些莲子,山药,党参等等熬汤的补药。


    另外又借了一本医书。


    把之前借的一本伤寒杂病论还了过去。


    “孝文,这本书你都看完了?”


    冷先生看了下白孝文。不确信的问着。


    自从白孝文半年前从祠堂中的学堂,赚到了朱先生的白鹿书院去。也开始到镇上的中医馆来借书的。


    小半年的时间,已经借了近十来本医书。


    差不多就是半个月借一本。


    倘若只是随意的看看,半个月看一本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医书和别的不同。


    得仔细再仔细,医上面可一点都开不得玩笑。事关生死的事情,岂能乱来。


    “是的,冷先生,我都看完了。”


    冷先生要考校下白孝文,同时也想看看白孝文是不是真的看进去了。


    冷先生较为严肃说道:“这一本伤寒杂病论中如何保护胃气。”


    白孝文马上回答:“六经病证的治则,不外祛邪与扶正两方面,具体运用上,实际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如汗法的桂枝汤,用草、枣调补中焦,保护胃气。下法的调胃承气汤,用甘草缓急和中。补法的炙甘草汤,以甘草、大枣补益脾胃。困苦寒清热药易伤人胃气,则加入粳米。甘草调补胃气。”


    冷先生:“说说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白孝文:“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二两,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冷先生:“防已黄芪汤方。”


    白孝文:“防已一两甘草五钱,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右四味,剉如麻豆大,每抄五钱匙,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一升半,煮取八合,去滓,温服;喘者,加麻黄五钱,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有微汗差。”


    冷先生一连问了三个问题,其中有两个方子,都被白孝文一字不落的读了出来。


    伤寒杂病论是非常好的医书,有大用的,要是能把书背好,一个对中医了解甚少的人,也可以侃侃而谈得开出经方。


    伤寒杂病论有很多的方子,很多都是用来治疗一些常见的病。


    “说的好。”


    冷先生的眼神中透露出了欣赏之色。


    学中医的话,基本都是要被伤寒论的,别的不说,脾胃病外感病心脑循环疾病这些常见多发的病在书中都有讲解。


    更重要的是要理解。


    不过白孝文先背诵下来,之后再慢慢的理解。


    空间能力还有着一个功能,能让人更加的专注。


    只要自己在意识空间中,在空间中看书,在空间中练字,更加的通达,更有效率。能把记忆发挥到极致。


    在空间中,自己学习能力,专注能力,意识通明,心无旁骛,能到极致。


    就好像武侠仙侠小说中有一种悟道的感觉。


    这也是他十来天就能把一本晦涩难懂,厚厚的书籍给背下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切切实实的背了下来,都不用再作弊。


    冷先生目前算是白孝文的半个老师,对他很是欣赏,“背功是最基本的,医学,什么叫学问?肚子里得有几本书。孝文,你很不错。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着作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文辞古奥,文意隽永,含蓄吐纳。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去背它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而你这半年竟然看了近十本。孝文,我想说的是医学最重要的就是循序渐进。


    明医诊病如神探断案,讲究诊断指征,讲究推断逻辑,讲究用药分寸,这些如果不看医案不亲自临证,是完全无法和伤寒论条文结合起来的,因此光背条文没有用。”


    即便再怎么欣赏,冷先生还是再敲打了下白孝文。


    但背书总是好的。


    读经典,是学好中医不二的法门。


    基本上所有中医大家背伤寒的年龄都是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人的记忆力强,理解能力弱,因此多读一点经典,多背一点经典是好一些的。


    背诵《伤寒论》全文的确难度甚大,对于不懂药理的人来说。


    但是,如果说熟读或者背诵《伤寒论》中重要条文的话,其实并不会耽误很多时间。所以冷先生才叮嘱着白孝文一定要理解着背。


    又给白孝文拿了一本新的医书过来。


    喜欢背医书这也是个好习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