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 第29章 考古队,专家云集!

第29章 考古队,专家云集!

    节目录制完毕。


    接下来,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节目。


    败者组的会在一周后比赛,两周后开始下一轮的录制。


    这段时间里,节目组也会加快剪辑速度,让综艺及早上线。


    李景霖准备的东西相当多,而且作品完成度极高。


    相比其他的选手来说,有东西,的确就更加淡定,更加有备无患。


    录制刚刚结束,李景霖便赶紧走出录制基地。


    来到停车场,等候了一段时间,便和洛诗瑶上了车。


    直奔车站。


    来到车站附近的商业圈,找到地下停车场停好车后,两人便上到高铁。


    直奔杭州,转飞郑州。


    由于时间紧迫,这一路上两人匆匆忙忙。


    直到紧追慢赶的,终于在10点50的时候彻底坐上飞机。


    “呼......”


    李景霖松了口气。


    “瑶瑶,听说你们那边过段时间要有点动作啊?”


    “是啊......你以为为啥我现在这么闲?”


    洛诗瑶翻了个白眼。


    “因为提前给我们放松一段时间,就是为了接下来的忙啊......”


    “不过,这次要排的内容是真棒!”


    “嗯?什么?”


    “舞剧《孔子》,下个月就集训,集训一段时间后,会去鹰酱,那边有个文化交流,三天,五场演出。”


    洛诗瑶皱起小鼻子。


    掰着指头细数着之后的安排。


    “然后就是回到国内,持续四个月的各种活动巡演。”


    “过个年放个假,一月十七.....舞剧团,交响乐团,舞美部,要搞一个学习会,之后继续集训,明年二月份到三月份,需要去加麻大,蠢澳那连着跑13个地方,连活动带外交带慰侨演出一共有三十多场吧.......”


    “呵,听着都累死。”


    李景霖撇了撇嘴。


    这事儿,自己当初也赶过。


    顶级乐团,出门交流,就是这样。


    时间紧任务重,还特别赶。


    一场演出时长起码就是一个小时往上.....


    三天五场演出,一个月三十场演出什么的.....


    洒洒水啦。


    比这更离谱的都有。


    “也就是说,也就这段时间,以及过年,能轻松点?”


    “额.......差不多吧?”


    洛诗瑶将头一歪,抿了抿嘴唇。


    “回国的巡回演出里不算那么忙,也会有假期的。”


    舞蹈这玩意,是青春饭。


    而文化交流这玩意,特别多,特别重要。


    不是学习就是排练,不是排练就是演出。


    工作压力......也不算小。


    “其实有时候我也在想,你说......这舞蹈可不可以也流行化呢?”


    李景霖捏了捏下巴。


    思绪开始纷飞。


    “舞蹈这玩意其实一直还挺小众的,反而是游戏,动漫里的一些舞蹈,好像特别火,感觉现在小年轻都喜欢整点那玩意,无论是看的还是跳的.....”


    “宣扬传统文化这吧......国际严肃场合里的文化交流倒是完全不需要担心,可这下沉市场里面可完全没有啊.......”


    “这想流行化可太难了。”


    洛诗瑶忍不住吐槽起来。


    “为啥有的歌曲火啊,因为人能跟着唱啊。”


    “那些动漫舞蹈为啥火啊,因为适合剪辑视频,或者一些up主翻跳啊。”


    “嗯,这确实是个问题。”


    李景霖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的确很难。


    洛诗瑶跳的那些民族舞,古典舞......


    可太难了。


    并且,缺少一些更吸引人的联动。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一年一度的春晚里,上个节目什么的。


    这些舞蹈吧,直观上看起来的确美,而且很有内涵与深度。


    可想真流行,依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这么多年里,好像就《千手观音》叫得上名?


    正是因为模仿起来简单,有参与感,舞蹈这玩意才有可能真正风靡男女老少。


    “你别说,我倒是真有一个想法。”


    李景霖挑了挑眉。


    “回头咱俩试试。”


    “好好好,霖哥,让我眯会儿......”


    打了个哈欠,洛诗瑶将头靠在李景霖的肩上。


    闭上眼睛,呼吸开始平稳起来。


    倒不是真睡,单纯就是歇歇。


    赶路这玩意是真累,恐怕比剧烈运动还要难顶一点......


    好像在人流里挤来挤去,体力都被平均了一般......


    李景霖也没说话,闭上眼睛。


    小手不太老实的就握住了人家姑娘的手。


    洛诗瑶也没拒绝,轻哼一声,手指划了划李景霖的掌心,继续休息起来。


    直到凌晨一点,飞机到地。


    两人又迷迷糊糊的起身。


    走出飞机场,打了个电话,很快,就有人迎了上来。


    “李教授是吧!”


    一位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微胖眼镜男笑呵呵的走了上来。


    “快来,终于等到您了。”


    “裴老特意交代我,让我提醒您,准备好一些......嗯,生活用品之类的,不然可能会麻烦。”


    “啊?”


    李景霖挠了挠头。


    马上懂了。


    “好家伙,这次的坑又是在农村挖到的呗?”


    “对....”


    两人对视一眼,有点无奈。


    不过,倒是轻车熟路的上了车,来到附近24小时营业店,买了日常用品,便重新上车,前往目的地。


    习惯了。


    中华大地十分神奇。


    你永远不知道会在什么鬼地方挖到了不得的东西。


    隔壁西安为了修个地铁,都还挖出来几千个墓呢,在农村挖出来遗址啥的,不稀奇。


    这一路前半段还好,后半段有点颠。


    直到凌晨的三点多,一行人才到达舞阳县。


    刚下车,就看到一个老头迎了上来。


    “李教授,您来了!”


    老头有点颤颤巍巍的,但中气十足。


    “哎哟,裴老您怎么这么晚还等我啊......”


    李景霖大惊。


    他真就等了。


    裴文点点头,看到了李景霖身边的洛诗瑶,乐了出来。


    “瑶瑶,你也来了啊?”


    “裴老好!”


    洛诗瑶甜笑的对裴文问了声好。


    旋即乖巧的站在一边,当个透明人。


    裴文看了看眼前这俩年轻人。


    捏着胡子,微笑颔首。


    没说什么,但似乎什么都说了。


    “李教授,您来的正好......屋里面都吵翻了......”


    想起这个,裴老的微笑就消失不见。


    面露愁容。


    脚步匆匆,带着李景霖便来到了遗址旁考察队的施工板房里。


    “孙老头,我跟你说,这就是笛子!!不信等仿制品做出来,弄个笛膜吹吹看!”


    “放屁!这他娘的是箫!竖着吹的!!”


    “去你俩大爷的,屁的笛箫,这一定是篪!”


    “滚伱蛋的篪,篪,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横吹之,小者尺三寸!你说锤子说!!”


    刚进门。


    李景霖便听到了激烈的争吵声。


    抬头看。


    几位年龄不一的专家正争论的面红耳赤。


    听到有人进门,几人下意识抬头看去。


    被叫做孙老头的教授抬起头。


    看到李景霖年轻的脸。


    微微皱眉。


    “这谁啊,把实习生带来干什么?”


    “哈哈哈!!孙副教授,您可眼拙了!!”


    裴文哈哈笑了起来,走进屋。


    “这位职称可还比你高半级呢!”


    “啊?”


    孙老头闻言不敢置信的看了一眼。


    旋即脸上微微发红。


    没有对李景霖年纪轻的狐疑.......因为孙老头见过太多天才。


    更没有对李景霖身份或者能力的质疑。


    废话!


    这人要是个菜包,怎么可能来到这里。


    “这位......”


    “啊!音乐研究所那边推荐过来的,叫李景霖,行走的乐器百科,在乐器学上很厉害的。”


    听了裴老的话,孙教授眼前一亮。


    便赶紧跑过来,热情的拉住李景霖的胳膊,就往桌子这边拽。


    “来来来!李教授!”


    李景霖苦笑一声,也没躲避也没反抗,直接跟着孙教授就来到了桌子旁。


    “李教授,您来看看,这玩意是什么?”


    看到考古拍出来的图片后,李景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帮人分不清这件乐器。


    外形朴实无华。


    一根中通骨管。


    上面七个孔。


    也正是因为太特么朴实无华了,所以真的没有什么能够确认的特征。


    很难归类!


    而且,这次出土的样本不少。


    形状规模各不相同。


    有七孔,有八孔......


    令人摸不到头颅。


    目前,在考古队。


    这件文物,暂时有两个名字。


    【贾湖骨管】


    【鬼东西】


    乐器的分辨,实际上是很严谨,并且很麻烦的一个学科。


    鬼知道光是一个笛子就有多少分支。


    如果贸然就说这个器物是什么......


    造成的后果影响十分严重,会有巨大的偏差。


    比如,觉得这是箫。


    那么以后的研究,分类,都会归到箫类,然后开始展开相互对应的比对与研究,琢磨这里面的发展路线,甚至对比其他的箫类文物。


    是的,一旦初期分类错误。


    整个历史学界,考古学界,文化艺术史,传统音乐界等等多种领域,多种方面的研究,都会因为这么一点偏差,产生巨大的失误。


    这失误的代价,太大了。


    失误一次。


    保底浪费二十年时间。


    二十年啊!


    这几乎是一代研究者了!!这得影响多大!!


    所以到目前为止,谁也不敢确定这到底是什么。


    就算确定,各自也都拿不出足够厚重的证据。


    “这......”


    李景霖眉头紧皱起来。


    “嘶......骨制,七孔.......这七孔的排列顺序应该是跟音列有关,没有吹孔,不太可能是笛子......”


    “哈哈!你看!我说的吧!这肯定不是笛子!!”


    孙老头哈哈大笑起来,开始对着刚刚和自己争辩是笛子的教授骑脸输出。


    “不过,应该也不是箫......”


    李景霖的摇头,让孙老头一滞,却让孙老头对面那人开心起来。


    “哈哈,是篪?或者竖笛?”


    “没有哨孔边陵啊,竖笛指定是不可能了......”


    李景霖沉默片刻,突然抬头问了起来。


    “仿制品有吗?!”


    听到李景霖的提问,屋子角落里突然传来一个焦头烂额的声音。


    “在磨了!快搞好了!别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