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大唐:史上第一藩王,坑你没商量 > 第四十章 李治对自己的质疑

第四十章 李治对自己的质疑

    “从今天开始,大唐所有的卫士,都要以大唐士兵的名义出现!”


    作为《学院杂谈》的一期专刊,李治作为皇储,以官方的身份,为大唐军方做出了一个正式的界定。


    他的文风被李诚凡感染,看起来有些青涩,也没有什么新闻的专业名词和形式,更多的是一种口水。


    不过,这篇文章一出,平民就不爱这些华美的字眼了,这么符合他们的日常用语,立刻就把李治和他们的关系给冲淡了。


    也是在这一日,所有人都承认了大唐的军队,承认了大唐的四王子,李治!


    这场秋收是李治在大唐的第一场战争。


    这是一场精彩的战斗。


    大唐早期的时候,他没有资格统领大军,但是有了大唐的支持,再加上他的左春坊和十率,依然可以统领五六千人。


    在秋收的时候,十率专抓最难的地方,最难的地方,就是十大皇子,这也是秋收的时候,大家都会说的一句话。


    李承乾原本就是李承乾的十率,按惯例,李承乾垮台之后,必然会进行一场彻底的清理,然而大唐这一届的皇位更替实在是太顺利了,根本没有什么后遗症。


    李承乾与忠心的太监们离开了大唐,离开了大唐,留下的都是不会与李治作对的人,剩下的就是李治了。


    可以说,这样的洗刷,比李治亲自动手要彻底的多。


    不过,李承乾在大唐跟随陈沉最久,虽然没有太多的插手东宫的事情,却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大部分的道理。


    譬如十率的思想,左春坊的财务制度,还有政治上的计划,都是在李承乾离开的时候,就打好了基础。


    李治接管了太子府,并没有担心太子会不会从他这里得到一些关于他的信息,反


    而绞尽脑汁的去找各大官员。


    他们也不是为了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而是为了能够和东宫扯上关系的人。


    在政治体系上,东宫的制度要远远凌驾于朝堂之上,按照李承乾的行事风格,他将未来的政局完全复刻了出来。


    这一切,都是李承乾故意为之,而不是故意的,从这一点来看,所谓的“先下手为强”,乃是一种至理名言。


    比如说,李承乾要了解东宫的人数,每日所用的食物,下个月要采购的食物数量,以及是否要举办宴会等等。


    在大唐的原初政局里,李承乾必须召开一次又一次的会议,在一堆官员的争执中达成一致,最终达成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协议。


    而李承乾则是有意无意地学着李诚凡的行事作风,完全没有时间去开会和废话,而是让人拿着一张表,数了数,又查了一下自己到底赚了几个亿,这才将所有的资金都分派好,签字和盖章。


    一次手术,用了两个小时。


    一开始,东宫官员还有些不习惯,经常会因为填写一张表格而闹出一些小插曲,不过,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表格的细节越来越好,大部分的资料都不需要修改,即使有变化,也可以用以前的资料来做参照,这让官员们的压力大大降低。


    从早上到晚上,他都没闲着,今天终于有了闲暇聚在一起,喝着茶。


    李治想要的,就是一个有能力掌控这个生态圈的人。


    只是朝堂上的官员这么多,但真正知道这一点的,却都是李二的亲信,李二现连自己都缺少这样的人才,又怎会让他进了太子府。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好主意,只能靠我们自己了,我们可以通过一次测试,将手下的人调过来,一来是为了缓解我们的压力,二来也是为了鼓舞我们的斗志。”


    “可如果达到了呢?好不容易才通过考核,却被一个外来者给抢走了,这不是开玩笑么?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考核,但也要放宽一些。”


    “稍微低一些也可以,但万一有好几个分数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可以选择最好的办法,不管能不能通过,都是按照成绩来的,就像学院的考核一样,谁占了名额,谁就去谁,成王败寇,其他的就不好说了。”


    “臣附议!”众人齐声应道。


    在李治的身边,有几个最有权势的官员,他们对李承乾的工作方式已经见怪不怪了,纷纷向李治请教,完全没有注意到李治的窘迫。


    他在学校读书,但学校的生活条件和他的政治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几个月,他一直在思考,上官在思考,下在做决定,在下不同意的情况下,拖延了三日。


    他一落座,就有三位官员将他要说的都说了出来,让他无言以对。


    他愣了一下,这不正是学校里的那些教授开会的方式么?


    好吧,既然有了参照,那就好办了。


    李治清推了推高腿胡凳,咳嗽一声,说道:“这个主意不错,就这么定了!”


    走出了崇教殿,温暖的微风吹拂着李治,让他彻底的回过神来,他意识到自己在宫中的位置,似乎并不重要。


    这种情况他不是没有经历过,在参加东宫的秋收时,他曾经经历过一次,但现在,他的问题和答案都被官员们说得一清二楚,官员之间也有了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整理出其中的漏洞,下一道圣旨。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政坛,即便见得多了,也不太适应。


    然而,让他郁闷的是,他并没有改变这个计划,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改变了,很有可能会回到以前的那个磨磨蹭蹭的状态。


    “这可怎么办?”


    李治思索了很久,虽然看起来和指挥官无关,但仔细想想,那些导师的所作所为,显然都是以李诚凡为中心的。


    “怎么会这样?我要借着太子的名头,问一问你。”


    “你和你父亲一样,都有同样的问题。”


    九成宫的农场试验中心,李诚凡和李治正围着农田缓缓地走来走去,一边欣赏着庄稼的忙碌。


    “新旧观念的冲突远超你的预料,过时的思考方式遇到了新型的、高效的、能减轻人们的工作量、解决问题的方式,失败就是最后的结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