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说完,似乎这才意识到,单廷珪还站在他的身边。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挥了挥手:
“行了,曾家之事,我都知道了。
“好了,别说了。
不过,诸位的贡献,本座也不会吝啬,诸位尽管放心,静候佳音即可。”
“对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曾家的人,都是金人?”
单廷珪闻言,心中一凛,难道蔡京已经看出,这是他将这份战利品,据为己有?
那样的话,自己非但没有半点收获,反而还要挨一次惩罚……
“是,是。”
“禀报宰相,这件事除了我和县令大人,以及一个团练使外,并无外人。”
单廷珪话音刚落,就担心蔡京会不会找人来查探,于是赶紧补充了一句:
“大人,我们还没有调查清楚曾家到底是什么来历。
但听说曾家剥削村民,引发了村民们的抗议。
听说,在那场战斗中,有几百人被打死了。”
说话间,单廷珪还在暗中观察蔡京的表情。
蔡京对陈小北的话充耳不闻,面无表情。
闻言,他点了点头,说道:
“只是一些平民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先去跟县令大人说一句,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不必再张了。
不然的话,非但没有立功,还会惹来杀身之祸。”
单廷珪心中一惊,连忙后撤了出去。
李逵怎么也不会料到,他们大张旗鼓的一战,竟然被蔡京三言两语就化解了
遮住了。
如果他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感激蔡京的。
丹庭珪一离开,蔡京便又下了命令:
“快,快去查一查大少爷的情况。
等他回来后,让他立刻过来见我一面。”
守门的护卫闻言,立刻冲进了蔡攸的院子里。
蔡京不紧不慢的接过了那张纸条。
他将那份礼物一一的读了一遍,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渐渐露出了一丝微笑。
过了片刻,门外传来了蔡攸的声音。
“爹,你叫我做什么?”
蔡京连忙将那份礼物单子按到了自己的本子下面,然后一巴掌把本子给打掉了。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鱼儿在这里?请进!我想和你说几句话……”
蔡攸踏入书斋,又是一拱手:
“爹,你还有什么事情要处理?”
蔡京指向了旁边的一个位置,继续说道。
“儿子,神宗的‘圣旨’,你可知晓?”
蔡攸被自己的老爹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一愣一愣的。
“爹,你想要什么?”
可是有一道旨意,谁能夺回燕云十六州,谁就能称一国之君?”
听到这个答案,蔡京慢慢的点了点头。
“没错,这就是圣旨。
要说对这份圣旨垂涎三尺的,恐怕就是童贯了。
哼,真是笑话,一个太监,也敢妄图成为王爷?”
蔡攸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爹,你说的可是童贯金抗辽之事?”
蔡京微微颔首:
“是啊,那童贯还不是区区一个西夏国的对手。
而现在,他却是一厢情愿,要将整个辽国都给吞并了?
他想得再多,也不会想到,他竟然会中了那个金人的圈套。”
蔡攸一怔,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
“爹,你这是何意?童贯只是随口一说。
他根本就没有和金人联系过,怎么可能上当?”
蔡京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轻轻一敲,道:
“你看一下那些书信就知道了。”
蔡攸身为宣和殿中书阁,这点金文对他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蔡攸将所有的书信都读了一遍,脸上的表情也是一片惨白,他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爹,你,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蔡京不紧不慢的说着。
蔡攸闻言,接过书信,准备离开。
蔡京一听,顿时大怒:
“你往哪里走?”
蔡攸有些焦急的回答道:
“我要将这份资料呈报给皇上,让他不要再听桐溪的劝告。
要不然,我大宋就危险了。”
蔡京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傻小子,平日里你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这次怎么会如此失态?
现在,童贯只想着封王。
别说,这仅仅只是一个金人的打算,就算他们真的杀过来,他童贯也会举起双臂迎接。
来吧!
只要能成为神帝,他愿意付出一切。
你要是把那些信件都带出去,岂不是要面对太监了?”
蔡攸吓得面无血色,急得直跺脚。
“然后呢?难不成,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大宋被那些金人给坑了吗?”
所以,蔡攸才会这么说。
他虽然有些贪财,但对赵佶的忠诚,却是毋庸置疑的。
蔡京又是一声大笑:
“儿子,你不用担心。
如果大宋真的被灭了,我们蔡家,也就彻底没落了。
这里面的得失,我心里有数……
可就算是将他给惹毛了,也用不着我们蔡家出面。
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找别人帮忙了。”
蔡攸似乎是回过神来了。
“爹,你是想让高俅帮你吗?”
蔡京眉开眼笑,捋着胡须,一脸傲然:
“我的儿子很聪明,这一点,我也同意。”
蔡攸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缓缓道:
“爹爹果然有先见之明。
要是自家老爹阻止了军需补给,那他肯定要去给对方穿小鞋了……
如果现在高俅将那些书信取出来。
呵呵呵……
他们两个打起来,对你来说才是最有利的。”
蔡京脸上露出一丝傲然的笑容:
“这是当然,我们要从长计议,从长计议了……”
两个人说话的时候,说话的语气已经很轻了,几乎听不见了。
而杨志,则是护卫着一支队伍,与他同行的一位大总管,两人的交情并不好。
对于杨志这样的叛徒,老总管从来都是不屑一顾。
他与其他几个人联手,与杨志针锋相对。
杨志也是迫不及待,一路上不断的提醒着大家。
因为烈日炎炎,士兵们叫苦不迭。更何况,还有一个坚决不同意的老管家。
没办法,只好去了黄泥山歇息。
谁知道,已经有八个人在黄泥丘上等着他们了。
八个人,一个是“智多星”吴用,一个是“入云龙”公孙胜,一个是“赤发鬼”刘唐。
阮小二是一位“太岁”,阮小五是一位“短命鬼”,还有一位“活阎罗阮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