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我!梁山第一高手,拒绝招安 > 第137章 好胜之心

第137章 好胜之心

    赵佶正欲动身,却听闻柴明击败金军,并且声势浩大,已将触角伸到黄河之北。


    这句话,让赵佶心中一凛,放弃了北上汴梁的打算。


    “陛下,我们的马车都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动身返回汴梁?”


    镇江的一座宫殿之中,太监梁师成一身长衫,手中握着一柄拂尘,对着赵佶道,他也是一身长衫,摆出一个打坐的姿势。


    “汴梁,这是怎么回事?去你大爷的!”


    赵佶看似在潜心修行,其实内心也不淡定,听到梁师成的话,立刻恼羞成怒的呵斥:“那日,柴明混账东西,打着打败大金的幌子,霸占我宋朝黄河以北的一半土地!


    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就和大晋的军队一样,横渡黄河,直逼汴梁!我为什么要还给你?


    会不会有一日,柴明带着大军杀到汴梁来,将我掳走?


    我那孩儿,真不成器!


    现在他与大金军达成了协议,那么,他便可以借此机会,与大晋国联手,一举将柴明斩杀!


    比如九一二七,这一次,他们击败了晋国的军队,声名鹊起,国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甚至有威胁到我大宋朝的趋势!”


    梁师成也是冤枉的,他是赵佶的左膀右臂,对周围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深得赵佶的宠爱,被称为“智者”,就算是童贯,也要对他恭恭敬敬。


    于是,赵佶在准备马车的时候,得到了柴明的情报,而梁师成并不知道这件事,立刻就被拒绝了。


    “属下多嘴,还请殿下见谅!”梁师成见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赔礼道歉。


    便在此时,童贯、祭京、王黼等跟随赵佶一同逃往南方的亲信,陆陆续续前来禀告:“启禀皇上,此贼寇已占领河北,对汴京虎视眈眈。


    现在还不是我们返回汴梁的时候!”


    他们也是刚刚得到北方战报,前来劝说赵佶,让他别往北方去。


    他们跟着老祖宗来这里,就是为了寻求庇护,如果赵佶去了北方汴梁,他们就只能跟着一起去了,每个人都要承受着柴明的压力,每天担惊受怕。


    而童贯、蔡京等人,能够坐上这个位置,又岂会是一个笨蛋?


    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柴明夺下汴梁,取而代之,那就是赵宋的天下,凭他的性格,是绝对不可能容忍赵宋的那些叛逆之人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回家的原因,因为只有离开了河北,离开了汴梁,离开了江南,大家才会觉得安全一些。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启禀皇上,汴梁来人,代表皇上,要拜会皇上。”


    赵佶狐疑地蹙眉,“我儿为何要让他来?”


    在他得到‘柴鸣’的‘情报’以后,又得到‘汴梁’那边传来的情报,说他的儿子‘赵桓’也已经来了。


    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的儿子,肯定跟柴明脱不了干系!


    “告诉他,我身体未愈,不见!”赵佶斩钉截铁地回绝了自己儿子派来的信使。


    传讯的小太监领命而去,过了一会儿,他回来了:“皇上,有人说,皇上有令,要让老祖宗返回汴梁静养。


    他还带来了二十万大军,保护了皇帝的安危。


    如果陛下不离开,他就会带着军队进入皇宫,为陛下保驾护航!”


    此言一出,那太上皇赵佶顿时面色大变!


    他怎么会不明白?怎么可能是赵桓的人来请自己的父亲去汴梁休息?


    显然,他们算准了赵佶会不肯返回汴梁,所以才会出兵!


    若是赵佶不答应,士兵们就以押解的理由,把赵佶这位皇帝陛下,绑了回来!


    “混账!真是个不孝的儿子!


    你杀不了他,就杀不了他爹!”赵佶勃然大怒,脸色涨得通红。不过,他也只是想想而已,不敢说不。


    要知道,他在南方之行,曾经说过自己得了一次中风。


    若是他再不回来,赵桓那小子再出兵,只怕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从古至今,皇室之间的斗争,根本没有什么血缘关系,赵宋立国之后,更是出现了斧头火光,烛火焚身的事件。


    就算赵佶莫名其妙地去世,赵桓也可以说是因为心脏病突发而去世。


    要知道,赵佶的兄长宋哲宗,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得了一场大病而亡,而赵佶的父亲,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去世了,而赵佶的父亲,早已经去世了。


    赵佶四十多年后病逝,这件事,谁都不会怀疑!


    赵佶一念及此,便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挥挥手,说道:“放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赵佶现在身处江南,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他手下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童贯手下的那点精锐。


    而江南的兵力,更是捉襟见肘,根本派不上用场。


    更何况,如今皇帝与皇帝之间的明争暗斗,江南军队未必就会听从皇帝的号令。


    而赵桓,却是派出了二十万人马,就是要和自己的父亲作对。赵佶身为一国之君,想不答应都不行!


    没过多久,汴梁使者就出现在了皇宫的正厅里。


    “臣新普御史尚书,秦桧,参见陛下!”一名身穿华服的侍卫,恭敬的行了一礼。


    一个身穿红色长衫,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对着赵佶抱拳行礼。


    他就是皇帝陛下派出的使者,也就是新晋的太傅,秦。


    秦桧如今三十五,曾经做过太学院的教习,以及某些地区的知府。


    相比于李若水这个三十多岁的吏部侍郎,秦桧的晋升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几乎没有什么野心。


    在原来的史书中,秦桧在大晋南方之战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好胜之心,甚至可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至于秦桧为什么会成为大金人的爪牙,谁也不清楚,到底是因为被大金人揍了一顿,还是因为大金人的缘故,想要出人头地,谁也不清楚,只有秦桧自己清楚。


    在那个时候,柴明就是赵宋王朝的心腹大患,新皇帝赵桓和他的大臣们,根本不会在朝堂上听取大臣们的意见,所有的决定,都是由他和吴敏两位大臣们做出的。


    秦桧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


    这一次当上了御史,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皇帝想让一位有魄力之人,领着一支军队,去看皇帝。


    太上皇要是不答应的话,很有可能会拿起武器,对他进行弹劾!


    在讲究礼教的大宋,没有一个官员,会去做这些肮脏的事情。


    这是秦桧才会做的事情!


    如此一来,秦桧便从一个废掉的太学学士,摇身一变,成为了真正的大权在握的大学士!


    “秦桧,陛下召见你,所为何事?!”


    赵佶见秦桧一点都不认识,不禁想到一位皇帝,一位大臣,一位大臣,一位皇帝,一位大臣,这让他很是郁闷,所以才会用一种很难听的语气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