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 第127章 二王

第127章 二王

    见李怿如此的识时务,谢迁也朗声一笑。


    “等日后回禀天子,朝廷定然赞赏大王对大明的忠心,也就更更放心的将朝鲜事务交给王上处置。”


    虽然听起来很怪。


    但李怿脸上笑容却是真心实意。


    明人虽然借用儒教的影响力控制了士林,进而掌握了朝鲜国政。


    但对于推翻李氏政权并没有什么兴趣。


    事实上,明人的战略很清楚。


    朝鲜是海运贸易的重要一环,在南方的造船业尚未完全恢复之前,承担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大船的建造工作。


    他们不能失去朝鲜,因为对于任何的不忠,明人在辽东的铁骑都做好了随时武力介入的准备。


    而明人也不愿意看到一个混乱的朝鲜,因此花些大明宝钞收买当地地头蛇和政权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而李氏王族,朝鲜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无疑是明人需要重点收买和控制的对象。


    李怿想到自从明人的船队抵达之后。


    王室每年都能从朝鲜各处的港口收到的分红。


    今年年初,大明礼部的官员表示如果朝鲜国库能为当地的明廷驻军提供物资的话,分红还可以再往上提高,脸上不由得挤出了一抹笑容。


    有了谢迁的这句话,看来此事已经八九不离十要落在自己头上了。


    “事不宜迟,就让益阳君为诸位上使打开府库,看看白莲教所觊觎之物到底为何,楼莘,你也一同去吧。”


    李怿说道,有了明廷的承诺之外,他所想的只有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自己在位时给自己拼命的捞钱。


    朝鲜所采用的是和明廷一样的制度。


    国家的府库和皇帝私人的内帑是分开的。


    皇帝能捞多少取决于自己的本事。


    和国家的收入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而自从明人到来之后,短短一年,王室光收取的租地和雇工的人头费就超过了以往二十年的王室收入总和。


    王室都能赚这么多,更何况底下的诸多沿海士绅呢。


    可惜了,我朝鲜虽说遵照明廷法度,但在对付贪腐,施展刑罚上却并没有吸收大明的先进经验。


    虽说贪腐在朝鲜同样也是重罪,要丢官抄家。


    可在大明,贪污的官员可是要被剥皮实草,点天灯。


    要不然王室还能多捞一点。


    而谢迁自然不知道朝鲜国王心中所想。


    就算知道了也大概只是淡然一笑。


    真要是在朝鲜完全落实洪武初年的大明律。


    怕是第一个受不了的就是朝鲜国王本人。


    天下,能像太祖皇帝对杀人灭族宛如吃饭河水一样的暴……我是说果敢英明的君主,天底下才有几个。


    等谢迁几人来到朝鲜王室的内库中。


    准备把所有可能和白莲教有关的物品统统打包带走。


    临别之时,在谢迁同身旁那个总是有意无意朝着自己身上撞来。


    明显对自己图谋不轨的北虏妖女无意中的一句话让谢迁提起了兴趣。


    “这具鲛人骨乃是当年朝鲜太宗大王在高丽王国尚在时,同侍中李穑出使明廷时,在双城府所得的宝物,听闻朝廷正在辽东追寻有关鲛人的宝物——若是大人喜欢,尽可带走。”


    谢迁打量了一眼面前的这个妖女。


    看来朝鲜本土的势力对于郭勋他们在北方动作异常的关心。


    说起来,朝鲜太宗大王和明廷的关系相当的不一般。


    李芳远,朝鲜谥号为恭定圣德神功文武光孝大王,明朝赐谥号恭定,是朝鲜第一位正式受大明册封的皇帝。


    并且曾经在洪武二十一年以高丽使者的身份亲自出使大明。


    据说还获得了明太祖的接见。


    因为和明廷毫不掩饰的亲密态度。


    很多人猜测,在朝鲜的两次王子之乱,李芳远通过政变,几乎杀尽自己的兄弟,逼迫其父李成桂退位,并将这位马上立业的太祖大王囚杀于禁宫之中……种种血腥手段。


    背后或多或少的都有明廷的暗中默许和支持。


    只不过虽然这位太宗大王在夺取了王位之后的时运便有些不济。


    虽然一登基就立刻派出使者前往大明请求明廷皇帝的册封,而明廷天子也欣然接受。


    毫不犹豫的赐予金银,朝服,并派遣文渊阁侍郎章谨、端木礼等人亲赴朝鲜,在无逸殿为李芳远加冕,并正式确立两方朝贡关系,态度可谓相当和蔼。


    唯一有点小问题的是。


    当时的那位看上去非常好说话,一点也不介意李芳远杀兄囚父这些小小污点的明廷的皇帝的名字叫朱允炆。


    而当时明廷国内正在爆发的一场小小的叛乱,后来被称作靖难之役。


    这狗皇帝想拉着朝鲜一块在辽东给他亲爱的四叔屁股后面来个大的。


    而后来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朱棣的胜利之快出乎了许多人的预料。


    朝鲜这边还没来得及动手,那边朱允炆就已经先一步在皇宫内火解飞升了。


    这边刚刚聚集起自己手下的“加别赤”的女真军户的李芳远。


    听闻那边大明皇帝已经换人的消息,不由得眼前一黑。


    永乐一年,他借口自己亲爱的老父亲病重的消息,向明廷再次派遣使者朝贡,请求收购龙脑、沈香、苏合、香油等物,与明朝互市,试探明廷新皇帝态度。


    而心胸豁达的永乐皇帝很爽快同意了李芳远的试探,似乎完全也不介意在靖难的时候这家伙在自己屁股后面搞得小动作。


    一点也不小心眼的永乐皇帝非常高兴朝鲜的觐见,恭贺自己登基称帝,于是喜悦之下,命礼部按照朱允炆时期的礼仪,再派了一波使者到朝鲜,又给朝鲜李芳远君臣赐了一批新的“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等物。


    以示新朝雅政。


    “不知道这些美人鲛究竟是贵邦从哪里得来的,为何我大明海域绵延万里,却从未寻得过此物呢?”


    谢迁摸了摸眼前的这块被安置在两块岫玉打造的架子上的美人鲛的骨头。


    语气有些疑惑的问道。


    而他身旁的仇鸾此刻回头,一名身披轻甲的明廷武官正带着两名护卫的辽东武士,脚步匆匆的来到仇鸾身边,附耳低声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仇鸾抬头,对了谢迁比了一个有事离开的手势之后,留下了两名武士作为谢迁的护卫之后,便脚步匆匆朝着宫门外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