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的草屋,里面的陈设也非常简单。
陈凡喝了口水,走出了屋子。
看着绿油油的菜地,陈凡心情大好。
等这些蔬菜长成了,就可以送到李云娥那,再也不用吃白食了。
蔬菜的长势并不太好,主要在于陈凡的经验还在积累中,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街头弹琴,实在有些冷落了田地。
于是,今天他决定,以后每周休假一天,来管理这些田地。
秋日的早上,街道上一股股美味传出,来往的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王记家的煎饼铺子还没有开门,这个时间没开,他们很可能今天要休息了。
还好,孙家和袁家的煎饼摊子照常营业。
一个小小的铺子没有开门,在这条街上,也没多少人在意。
但那悠扬的琴声,没有出现,许多人慢慢感觉到了。
田地里,陈凡慢悠悠干着农活,不急不缓,讲究的就是一个悠闲。
自己是长生之人,就要有长生的心态。
系统都躺平了,自己没有摆烂,这只能说自己还是很上进的。
唉!
一声长叹!
这年头,无依无靠的,不自己动手,是真能饿死人的。
难得休假一天,陈凡发觉,在田间种地,要比街头弹琴舒服多了。
李云娥的面容在脑间浮现,也许是每天相见,见的多了,脑子里出现的几率也就增大了许多。
这天早上,下起了小雨。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可再冷的雨,也阻不住人们出现在街头。
商户们依旧营业,无法赶工的人们,趁着难得的清闲,走上街头,采购着早想买下的必需品。
街头上,人虽少了点,但依旧热闹。
可那熟悉的琴音,已经第二天没有出现了。
有人说,那个俊俏的男子,前天晚上去青楼白嫖了一夜,被人发现后关了起来。
有人说,他去了寡妇家,和另一个同行起了冲突,被暴揍一顿。
不管什么原因,定是来不了了。
抛开其它不谈,陈凡的琴音,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高岗上,风雨交加,远处大河奔流,蓑衣下,琴音又起。
一首流水诉惆怅,雨中即景梦远方。
陈凡喜欢上了雨中弹琴的惬意,哪怕没有雨,只是面对大河,也是心情舒畅。
可他还要生活,为了那几个碎银两,为了那一口热乎的馒头,于是,雨停后的第二天,他又出现在街头。
熟悉的琴音又出现了,那熟悉的身影,又回来了。
哐啷啷...
一枚枚铜子打在铁盆中,不能说有多好听,但听着心里肯定舒服。
那些铜子,在陈凡的眼里,可不仅仅是热乎的馒头啊,还能买个辫子花,小秀珠肯定能高兴一天。
两天没有出现,人们可能是良心发现了,也不知为啥,今天收获的铜子格外地多。
白馒头还是热乎乎的,妇人的脸上,却平添了许多忧愁。
哪怕他不懂医道,也看出了女子的气色有点不大好。
他突然想起,小秀珠曾说过的一句话:
“妈妈最讨厌下雨,讨厌阴天...”
李云娥一整天都没有叫卖一声,没精打采的。
但今天的伙食却还不错,陈凡吃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这更加坚定了他给李云娥家里干粗活重活的信念。
三个月后,大约到了冬季。
雪虽未到,寒风已至。
面房里,陈凡捧着热乎乎的白馒头,还夹带着两盘小菜,一口热汤,吃的有滋有味。
“陈兄弟,别总干嚼馒头,你多吃点菜...”
“这几天太冷了,你就守着我这蒸面炉子弹吧...”
陈凡点了点头,李云娥一直很会关心人。
两人虽然很熟络了,但交流的一直不多,也只是简单的闲聊几句。
这个冬天很平淡,他记住了小秀珠的另一句话:
“妈妈讨厌寒风,讨厌冷...”
新年将至,大雪已经是第三次光临清风镇了。
街上依旧热闹非凡。
人们呼出的哈气,甚至盖过了油烟,唯有那悠扬的琴声,能让人们忽略了美食的清香。
过年的时候,孩子们大都兴高采烈,成人们多少也有点欢乐。
一年到头,奔波忙碌,不管挣了赔了,抛开烦恼不谈,终于能休息一下了。
陈凡带着大鱼大肉,和一些小零食来到了李云娥家。
过年了,串串门,送点东西,略微表达一下感激。
李云娥热情接待了陈凡,还怪他不该买这么多东西。
小秀珠虽然撅着小嘴,却掩不住期待的目光。
“珠珠,你出去玩会儿吧,我跟你陈哥哥说点事情。”
李云娥开了一包零食,小秀珠开心的接了过来,还朝陈凡开心一笑。
陈凡坐在椅子上,李云娥靠在床头,近距离接触,陈凡越发觉得,女子的气色大不如前了。
她大抵是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