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一壶九杯 > 第316章 洗白文物

第316章 洗白文物

    赵杯家的祖宅在罗田区东管头村,历史悠久。


    曾几何时名满全国,现如今没落到无人问津。


    说是祖宅,无外乎几间普普通通的平房,房顶有洞,窗户破口。


    四面院墙塌了四面,院内爬满了杂草,铁锅大的蜘蛛网挂着许许多多干瘪昆虫。


    打远看去,赵家祖宅就像身无寸缕的枯槁野人,让人提不起丁点儿兴趣。


    赵杯年幼时,爷爷和他讲过许多往事,不乏对村子的热爱和骄傲。


    想当年,县里迎来了一家外资企业搞投资。


    外企的负责人是位华侨,叫田圃方。


    他酷爱古董,涉猎广泛。


    到了中午,县接待办副主任安排亲戚招待田圃方。


    那家女主人事先得到了通知,立马端上来几个水碗供大家喝水解渴。


    这几个水碗古旧无华,却引起了田圃方的注意。


    他端起一个仔细辨别,很快认出其来历,不由得暗暗吃惊。


    近百年的碗保存得相当完整,日常使用虽使得边沿处略有磕损,但未影响整体价值。


    要是投入市场倒卖,必然赚翻。


    田圃方眼神闪烁,忍住激动的心情和村里人吃起便饭。


    席间,众人讨论生活,话题从现今追溯古代,从技术革新到生活用具。


    田圃方顺势端起水碗,追忆孩童时期的田园生活,流露出无限惆怅:


    “儿啼时,奶奶经常拿这样的碗喂我喝水喝粥,我非常想念她。


    可惜,她老人家已经不在了。


    诶,睹物思人,睹物思人呀!”


    接待办副主任急忙安慰,同时斥责女主人道:


    “还不快把这惹人嫌的玩意拿走?


    啊,不成!


    通通给我砸了,摔了!”


    女主人慌的一匹,慌慌张张收拢水碗。


    田圃方白了一眼副主任,摁下女主人的手,表演道:


    “不关水碗的事,是我的个人问题。


    不好意思,让老嫂子受惊了。


    你看这样行么?


    我奶奶没给我留下什么东西,这几个水碗恰好能填补心中思念,不如让给我吧。


    这是点小意思,略表心意。”


    女主人眼睛大睁,不受控制的频繁点头。


    面前一张十元大钞勾走了她的魂魄,同样勾走了其他人的心窍。


    这时,脑子灵光的县招待办主任有了思路,偷偷拉着女主人到厨房咬耳朵。


    女主人听得神采飞扬,把田圃方提到过的老物件一一抬到内屋展示,到最后前后村邻居的杂物也给拿了过来。


    大到衣柜,桌子,小到棉鞋,掏耳勺,品类齐全。


    田圃方表面上为难,实际心里乐开了花。


    为了混淆视听,他选了些没用的东西搭着收,出资不高,免得引人怀疑。


    但这点儿不入眼的小钱,对劳苦大众却是泼天的富贵。


    此后,田圃方用最小的投入先后数次收购古董,大赚特赚。


    随之而来,东管头村古董之乡的美誉不胫而走。


    十年间,无数外地人和城里的古董贩子络绎不绝,纷纷到村里碰运气,收老物件。


    最初,村里各家不懂行,一次性卖了许多盆盆碗碗。


    得了很多钱,尝到了甜头。


    可随着竞争激烈,买家刻意透露些知识,表达诚意,促成交易。


    村民也加强了自主学习,了解到更多讯息。


    不到半年,都明白以前卖亏了,而且亏大发了,被气红了眼。


    一些聪明人再卖古董的时候,一次只卖一件,并以次充好,造假卖假。


    其他人见状,纷纷效仿,这等一本万利的好处不挣就便宜别人了。


    但古董不是青草,割完了第二年还长,数量肯定越来越少。


    一些村民不会做旧造假的手艺,就把主意打到了墓地上,随即村子又刮起寻宝盗墓之风。


    赵杯爷爷与众不同,带着三个儿子苦学知识,本分做事。


    有真的卖真的,碰上别人卖真的,扫货倒卖,但绝不干昧良心的买卖。


    兄弟三人攒够钱,结婚之后分了家。


    赵父是家族里眼力比较好的,运气也不错,靠本事发迹,并举家搬到有钱人聚集的广元区。


    赵杯自幼在一旁看、听、学,知道了什么是古董,知道了钱有多么重要。


    等十年古董热度下来,赵父转行干起了跨国贸易,带着媳妇儿到国外大展拳脚。


    而赵杯的爷爷奶奶跟大爷移居首都,三叔南下,去沿海城市潮州定居。


    祖宅自此留给了赵杯,可他哪有精力照料,祖宅便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这次穿越回来,赵杯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附近拍下一块地皮。


    明面上是为了建酒厂,核心目的却是借助村子辉煌的古董历史,洗白已经出售和即将拍卖的赝品古董,也就是化生界的东西。


    谁让他以此道赚大钱呢,被有心人盯上举报一下,绝对不好受。


    心里有鬼的赵杯特意找了几个民间高手做了仿古铜器、玉器和石器,并趁夜色混着化生界物品预先埋到基坑下面。


    按照时间规划,两日后酒厂用地启动文堪工作。


    文堪当日下午,果然传来挖出文物的劲爆消息。


    赵杯装模作样的跑到现场维护秩序,让郝佳润打电话给文物局、电视台和公安部门。


    很快,文物局来了一车人,电视台来了两车人,公安来了三车人,村里人全来了,把工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对赵杯来讲,古董洗白非常有必要。


    有了合法正当的巨额资金来源,也保证了他的安全。


    他还能利用这个势,树立一个守信守法的正面形象,为酒厂销的销路做免费宣传,还能提高村子的知名度,引来客人,赢得村里老乡的好感。


    文物挖掘场面很宏大,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用了两天挖出了178件文物。


    新闻报道铺天盖地,赵杯的名气更上一层楼。


    各大平台的评论区里,水友讴歌他的品德,表示大力支持由内而外白酒厂的生意。


    文物局请了全国各地的考古专家,他们齐聚一堂,通过徐蕊结识的三位考古界得大佬,龙大师、董炆卿、方古也位列其中。


    在万众期待中,专家们引经据典,做出分析,讨论得热火朝天。


    尤其是龙、董、方三人在新闻报道之前,就接到了赵杯的电话。


    他们经验最为丰富,准备最为充分,了解最为清楚,赚足了面子,并轻易主导了鉴定结论的走向。


    连那几件仿古的假货,也在专家们和鉴定机构的联手下,摇身一变,成为价值不菲的古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