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资本皇帝 > 一百零二章小企业

一百零二章小企业

    被樱子和桃子偷袭了,周瑜很囧。


    这事怎么说呢?


    都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指挥一切。


    但唯有一处指挥不了。


    事后周瑜也想通了,禽兽不如这种事属于最坏的。


    幸好咱不是,聊以自慰。


    周瑜带着手下以及樱子、桃子驱车去了日国本州岛中北岸港市,也就是樱子和桃子的家。


    这是市郊一片稻田环绕着的一家小工厂,门口挂着一个牌子 canon tokki。


    看着牌子周瑜惊呆了,竟然是这一家公司!


    后世大名鼎鼎,专门生产蒸镀机的小工厂。


    企业虽然小,但近乎垄断了所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屏幕的机器,这类机器生产的显示器既优质又耗能低。


    后世canon tokki公司一个团队共有 343名员工,他们花了近 20年来完善 oled屏幕的生产设备。


    津上照久的父亲于 1967年创建了这家公司,tokki在日国语意为“特殊设备”。


    后世,这家公司不公开任何生产细节和盈利数据。


    据知情人士表示,该公司目前的年生产量小于 10个单位。


    下了车之后,樱子和桃子蹦蹦跳跳跑进去了,周瑜还在四处观看这家不起眼的小公司。


    从现在的规模上讲,这家公司肯定比后世要小得多。


    但是,这家不大的公司非常有前景。


    二战之后,日国在战后复兴的过程中,便是以船舶、汽车和电视作为经济的支柱。


    当时韩国的三星和lg(当时的金星)作为邻国的小弟,靠从日立与三洋引进技术与零部件开始走上电视行业舞台。


    当时的日国,以对技术和画质的极致追求独占鳌头。


    然而这种执着,也在后来成为了日国电视没落的源头。


    上世纪末,液晶技术落地,但却因为画质不如crt而被索尼、松下等电视企业嗤之以鼻。而三星恰好相反,在此技术上下足了功夫。


    然而,被小看了的液晶技术因为价格和尺寸因素迅速占领市场,并在量产之后渐渐解决了画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押对了宝的韩国企业成功登上王座,日企则逐渐没落,甚至被后起之秀中国超越。


    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把持着液晶市场话语权,韩国三星和lg则主导着oled市场。


    而曾经的王者,日国却似乎在显示领域毫无建树,众多曾经辉煌的品牌放弃了全球市场,选择退守本土。


    看起来日国在显示领域似乎已经边缘化?


    却不尽然。


    显示行业未来的oled技术为例,表面上来看,三星和lg近乎瓜分了全部oled市场。


    但事实上,oled面板生产的关键设备——真空蒸镀机,却被日国独力垄断。


    生产这种真空蒸镀机恰好就是canon tokki,仅有343名员工,每年却能创造数十亿美金的产值。


    蒸镀机的工作是将oled发光材料附着在玻璃基板上,在oled生产制造中必不可少。


    但canon tokki一年却仅能产区区九台蒸镀机,厂商的订单往往要等两年以上,说其掌握着oled产业的咽喉也不为过。


    除canon tlkki之外,还有大量日国企业在oled生产链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比如oled生产必须的蒸发掩膜大多由dai日国印刷公司生产,日国电气玻璃公司制造的玻璃基板,日国出光兴产的oled发光材料等。


    周瑜在外面一耽搁,樱子与桃子已经领着津上走出来迎接了。


    一边走樱子嘴里还说着话,显然把事情经过告诉了父亲。


    津上走上前来首先大弯腰重重一礼:“能被先生收留,津上一家不胜感激,谢谢,非常感谢!”


    “津上先生,来的有些仓促,冒昧打扰。”


    进去之后,津上介绍了他的儿子,一个年轻人:“这是我儿子津上照久,请多关照。”


    周瑜开门见山:“我听樱子她们说,你家遇到了困难,说什么即将破产,所以过来看一看。”


    “哎,说起来这是与津上照久有关系,他大学毕业回来后,我基本不再管事。这摊子早晚不是要交给儿子嘛,早一点接受锻炼早上手,谁知他轻信别人蛊惑,这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


    津上简单说了事情前后过程,无可奈何地说:“津上家借了兴业银行三亿日元贷款,哪怕砸锅卖铁也无法还清,破产也还不清这笔债啊。走这不路让先生见笑了,还好女儿有福,遇到一个好心人。不求别的,有口饭吃不至于露宿街头我也就安心了。”


    “敢闯是件好事,遇到挫折也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周瑜看了一眼津上照久,说几句鼓励的话。


    也正是他这种敢闯敢干,才会有后来的辉煌。


    “这个企业倒闭殊为可惜,正巧在下还有点财力,不知道津上先生愿不愿意接受帮助?”


    津上与儿子对望一眼,掩饰不住内心喜悦。


    “先生的意思是想接过这家企业?三个亿啊,这个负担太大了。”


    “钱不是问题,如果你们同意的话,我可以先将银行贷款还清,而且还会注资canon tokki公司,让这家公司存活下去。”


    三个亿也不过一百五十多万美元,与周瑜手握数亿美元相比,根本不算大钱。


    “我这边只要百分之五十一股权,企业还是交给津上照久管理。”


    津上双手直摆,慌不迭地说:“不不,哪能这样啊,先生能伸手拉一把已经帮了大忙,避免津上家一场灾祸,股份我们坚决不能要。”


    “这不行,怎么说这家企业也是津上一家辛辛苦苦打造起来的,不要股份是不行的。想必津上一家对这个企业已经有深厚的感情,与之撇清似乎不妥。”


    站在周瑜角度,他不缺这点钱,让出一点股份有利无害。


    再者,津上家有股份,他们才会尽心尽力操持这家企业,才有利于长久发展。


    双方为了股权问题推来推去,一个必须要,一个往外推,但周瑜坚持自己的决定。


    无奈之下,津上退而求其次,可以要股份,但不能这么多。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周瑜占有七成股份,津上家占有三成股份。


    通过津上家这件事,也提醒了周瑜,在日国如津上一家情况类似的有很多,不客气地讲,支撑日国经济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不可或缺。


    重要的是,日国这些中小企业非常专注某一类项目。


    人一辈子干一件事才能精益求精,才会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


    更何况在日国往往是父辈干一辈子,再传给儿子继续干,传承得以继续。


    周瑜在想,等到九十年代日国泡沫破裂之后,会有许多这样的小企业破产。


    那时候挑选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小企业收购,非常有必要,而且花费不了多少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