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资本皇帝 > 四百七十五章 巧遇

四百七十五章 巧遇

    虞长远还没有抵达深市之前,周瑜已经从江口来到深市。


    此时,他正在深市日光公司销售部发货仓库外,看那些经销商排长队等待取货场景。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北方电子集团旗下公司,日国日光株式会社所生产的日光牌彩电,已经进入内地销售。


    由于日国制造成本高昂,不可能大批量销售,其目的不过是起到宣传品牌,只在国内沿海城市以及内陆纵深大城市少量上架。


    现在市面上原装日光牌21寸彩电售价才3000元,而此时同样是日国产品都在3500元之上。


    87年市场上的彩电品牌已经很多了,有熊猫、夏华、东芝、黄河、三洋、夏普、松下、日立等......


    一九八六年索尼18寸彩电差不多1550元,但在以后电视价格开始上涨,几乎翻一倍以上,甚至一台国产牌二十二寸彩电要三千四百多,还要凭票托人买。


    进口彩电价格波动,与日元升值有一定的关连性。


    85年9月的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是一美元等于250日元左右,而到了87年4月,一美元等于140日元,升值幅度太大了。


    相应的人民币与米元比值,变化没有日元那么大。


    日国产品想要在大陆挣大钱,那就必须提高销售价格。


    作为一款日国产品,日光牌彩电刚上柜台便销售一空。


    日光牌彩电第一批上架产品价格与其他日货价格相差不大,只不过为了表明与日立、夏普等同属一类产品。第二批上架产品价格却低于第一批,逐步降价到现在3000元价位。


    日光产品低价销售,让同样是日国产品的夏普、三洋、东芝等日企非常不高兴,却也没有跟进。


    好在日光彩电产品上架数量不多,卖光了上架产品,其影响力也随之消失。


    无论是日立、夏普亦或是其他日资,都不认为日光降价行为属于明智之举。


    八七年日元与美元已经到了140,升值非常巨大,日国产品还应该大幅度涨价。


    半年时间,日光牌彩电也不过在内陆销售几千台,放在全国这么大的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周瑜本就没有想在彩电项目上挣多少钱的意图,不过是让日光牌彩电露露脸,让人知道有这么一种品牌而已。


    除此之外,那就是充当一下搅屎棍的作用。


    更恶劣的是,虽然日光牌彩电卖光了,但商家必须保留一台日光彩电展品,价格清晰夺目。


    这一手是挺招人恨的,你丫的把价格压得这么低,不是在糟践人嘛。


    或许不知情的人以为这款产品质量有问题,但购买过这种品牌的人最有发言权,早晚会传播出去的。


    如果恰好有相邻两家人都买了不同品牌的日国产品,对比一下,另一家买高价位日国产品的人会是什么心情?


    日光彩电与日立彩电属于同类产品,为毛相差近千元,我勒个去了,太坑了。


    日国彩电企业不在意日光彩电的低价位冲击,那是因为产品数量有限,也不相信日光彩电会长期采取低价位销售。


    他们却不知道的是,这只是刚刚开始,北方电子集团的内陆生产基地还没有发挥作用。


    嗯,那仅仅是开胃菜。


    新年伊始,位于深市的日光彩电生产线批量生产,正式投放市场。


    那么,新产品的市场价位是多少?


    同样以21寸彩电为例,日光牌彩电每台售价2800元。


    这个价位,与同样是日国产品的彩电,价格相差近千元,甚至比国产品牌的价位还要低。


    试问,这样便宜的产品,谁不抢?


    所以,全国商家蜂拥而至,位于深市的二条生产线开足马力都满足不了销售速度。


    周瑜不认为只有深市两条生产线就能影响到全国的价格,今年将在东关继续上马新的生产线。


    只要国内彩电的价格没有降下来,北方电子集团必将继续增加产量,直至将价格拉下来。


    八十年代,国人的月薪也不过几十元钱,你丫的,一台彩电就是三五千元,不吃不喝要用多少年才能买一台彩电?


    商人重利,作为国内生产厂家,自然乐见价格高。


    但周瑜不是见利忘义之人,没有想在彩电方面挣大钱的意愿,他希望彩电的价格不要太离谱。


    能影响到多大程度,现在不好说,哪怕降一点也是好的。


    至于为何先销售在日国生产的彩电,那是因为现在国民的心态。


    在那个物资紧俏时期,“进口货”无疑最具有吸引力。


    上世纪80年代初,谁家有一台进口彩电,整栋楼都会投来艳羡的目光。


    家里细心的主妇,还会缝制一个漂亮的电视机罩,把这家中的“大件”好好保护起来。


    当然,还有风靡一时的还有进口录音机。


    每到周日,年轻人拎着录音机来到公园,流行歌曲配迪斯科,堪称那一代青年的娱乐神器。


    进口车则高高站在消费塔尖,绝大多数人买不起,但谁家办喜事,总要想方设法租一辆或借一辆,风风光光迎新娘。


    那些年进口货所受到的热捧,承载着百姓告别短缺、走向丰裕的热切渴望。


    1978年,中国全年共生产家用电冰箱2.8万台、彩色电视机4000多台,商品匮乏困扰着全国。


    老三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是新婚年轻人必备。


    老三件多少年了,也该改改样了,老百姓想花钱、想改善生活,也无处去消费。


    于是,八十年代收录机、彩电、冰箱应运而生。


    商场来了进口货,哪怕价格高些、哪怕还要凭证购买,又怎能阻挡住人们的热情!


    周瑜刚要离开,眼光却定格在一个年轻人身上。


    咦,有点面熟。


    周瑜向前走几步,主动与年轻人搭讪:“你也是来提货的?”


    闻声年轻人转过身来,看向周瑜。


    摇摇头,面带沮丧:“哎,我哪里有资格呀,资金太少,来的又晚,只不过看两眼过过瘾而已。”


    “钱少那就少提点货,也不能空手而回呀,冒昧问一下,此行你带来多少资金?”


    “不足三十万......”


    “贵姓?”


    “姓黄,黄光雨,你是?”


    周瑜没有回答对方的问话,转身嘱咐乔梦溪:“乔秘书,带这位黄先生去交款提货。”


    “是,苏董。”


    乔梦溪转身对黄光雨说:“走吧,黄先生,我给你安排一下。”


    黄光雨傻了,好一会儿才说:“真的假的?”


    乔梦溪笑道:“我们老板发话了,谁敢不给黄先生提货。”


    你妹,竟然是老板,看来是真的了。


    黄光雨跟着乔梦溪走了几步,突然想起什么,又转身对周瑜说:“你等我一下,一会儿请你吃饭。”


    “呵呵,还是我请你吧,行了,你先去办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