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资本皇帝 > 四百八十八章 关注股市

四百八十八章 关注股市

    五月底,孙市打来电话,告知深发展发行情况不太好。


    “我也不瞒你,事情是这样的,深市有一家名为深发展的银行企业发行股票,遇到了麻烦,嗯,所发行的股票缺少认购,有点进行不下去了。”


    让周瑜掏钱买股票,孙市的表情有点尴尬。


    没有办法呀,发行失败自己脸上很不光彩。


    “是这样啊,那行,不是早就说过了嘛,剩下多少我这边都给你包了。”


    既然找上门来了,周瑜就要兑现诺言。


    如今周瑜财大气粗,这点小钱算什么?毛毛雨了。


    深市发行股票这种大事,周瑜当然很清楚。


    1986年10月,深市政府颁布了《深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的暂行规定》。


    1987年3月,决定筹建一家股份制的银行,这就是国内首家挂牌上市的银行——深发展银行(简称“深发展”)。


    深市发展银行在1987年5月采用自由认购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但因为当时社会对股票缺乏认识,早期的股份制改革中发行的股票,大多既不能退股,又不能还本、也没有市场转让,因此认购并不活跃。


    老百姓需要看得见的实惠,这个时代手里的钱又不是很多,哪里敢冒险?


    认购不积极,再正常不过了。


    深发展原本计划发行50万股、筹资1000万元,但实际认购数量非常有限。


    如果没有周瑜的出现,或许又会采取老套的办法,让深发展发动全体员工四处兜售。


    即便这样,当时也还是没有完成发行计划,社会认购实际仅占发行总额的49.9%。


    后来,深市领导本着对新生事物的支持而带头认购,并曾号召各级党政干部带头认购深发展股票来支持改革,类似于摊派,最终发行筹集的股份仍只有39.65万股、筹集了793万元,只达到发行总额的80%不到。


    1988年4月1日,深市发展银行股票,首先在深市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证券公司——特区证券公司的柜台上交易。


    “这样吧,我会委派证券部的相关负责人去一趟深市,全权处理这件事情。”


    孙市真的很感激周瑜,不仅说话算话,而且立刻行动。


    “周董,真的太感谢了,给深市解决了大问题。”


    “见外了吧,这点小事算什么?没有能力我也不敢说大话,既然有能力,而深市又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支持一下也是应该的。内地引入股份制也是一件大好事。人们对新生事物需要一个认识过程,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未来肯定会成功的。”


    周瑜想到了之后的深万科等股票,觉着需要多说两句。


    “我估计深发展只是一个开端,你尽可以尝试着将改革深入下去,后面的公司我也可以给你兜底,至少帮助深市度过开始这段时间。”


    不错,在深发展之后,还有若干公司发行股票。


    周瑜记得有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等股票接连发行。


    周瑜的意思表达的很明确,后面所发行的股票,他都可以兜底。


    周瑜话说到这份上,孙市什么感觉?


    言外之意,深市这一次股份制试点,只会成功,不会失败。


    喔靠,真他妈厉害。


    孙市心里感慨万分,周瑜与其他有钱人真的不一样。


    本以为周瑜能帮助他解决深发展问题,很够意思了,谁想到又给他吃了定心丸。


    不错,深发展开局不太好,后面是不是继续推进,多少受到一点影响。


    但是,有了周瑜这个承诺,一切都不是问题。


    “既然周董要在深市购买股票,不如在这边成立一家证券公司吧?哪怕合资也行。”


    “这个嘛,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在内地投资证券市场,就目前来说还不到时候,不过,早一点安排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把谁派过去好呢?


    想了想,也只有让章小明排到内地去。


    “孙市,我会派一个叫章小明的负责人过去,具体事宜他会处理的。”


    派章小明过去,有点大材小用,毕竟内地资本市场才刚刚开始。


    不过,周瑜另有打算,他需要章小明带一带刘实等人。


    与孙市结束对话,周瑜就给刘实打电话。


    “刘哥,在北都吧?”


    “是啊,这不回来与黄光玉见了面,帮他办了一些手续上的事情,嗯,现在已经告一段落。”


    周瑜入股国美电器,刘实他们也成为股东之一。


    “嗯,那就好,国美那边随他折腾去吧。刘哥,今日找你是有另外一件事情,如果感兴趣不妨参与一下。”


    “哈哈,这方面我听你的,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干。”


    刘实傍上了周瑜这条大船,当然会言听计从。


    “深市这边搞股份制试点,已经有一家公司开始发行股票,如果愿意的话,我希望你们也参与进来。不过,国内证券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需要有耐心,大概过几年年后才会有收获。”


    周瑜心里清楚整个过程,但刘实他们并不清楚,需要把话说在前面。


    “还是那句话,只要是你看好的事情,肯定没有错。时间等得起,我们跟着你干就是。”


    既然刘实没有意见,这事儿就好说了。


    “过几天我会派一名证券部负责人去深市处理此事,如果没有要紧的事情,你们也过去吧。”


    这点事情不需要周瑜亲自操办,考虑到刘实他们对资本市场一无所知,周瑜另有打算。


    “此次让你们买一点股票,也是为了让你们上心。手里有股票才会关心,才会学习如何投资。此次派章小明负责国内投资事宜,他是专业人士,顺便给你们做一下辅导,讲解一下有关资本市场投资的相关事宜。”


    对此事周瑜想得比较长远,周瑜或许看不上国内资本市场,短时间内规模太小。


    但长期来看,很有发展前景。


    按照周瑜的想法,刘实他们将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中一股投资力量。


    不懂不要紧,慢慢学嘛。


    电话那边,刘实爽快地笑了:“哈哈哈,周董连师父都给安排好了,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


    本来以为需要一番口舌,谁知刘实全盘接受,倒是省事了。


    东关新城建设推进速度很快,在周瑜离开之后,大批工程队陆续开进现场,整个工程的前期作业已经铺开。


    南方地产、易通地产、置地几大公司瓜分整个一期工程,各自铺开,而工业园那边则是北方电子集团和华威的厂区建设。


    相应的后期设计招标、工程招标也在进行,目前的施工图只有一部分工程完成了,还有一些放在第二期。


    东关新城建设采取精装修和毛坯房两种,精装修这部分需要住户自己掏钱。


    一部分百姓选择了精装修,另一部分选择了毛坯房。


    而第一批开工的便是精装修房屋,毛坯房要往后放一放。


    周瑜的意思是,让精装修示范一下,引导东关百姓潮流。


    哪怕他们自己装修,也要有榜样不是?


    装修对于这个时期的百姓,属于新鲜事,没有见过,更没有经历过,真的不希望他们自己胡乱弄。


    由于新情况的出现,新产品将在今年底上市,指望香江这边的生产基地,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那么,位于东关的代工厂的地位,尤为重要。


    尽管手机仅供应香江、深市以及江口三地,由于其外形小巧,尤其是与大哥大相比较,携带非常方便,同时又是超低价格,非常亲民,以至于刚上市便被一抢而空。


    大哥大很昂贵,也只有少数富人消费得起,与普通民众无缘。


    还有一点很重要,香江是自由港,连接世界各地。


    远的不说,新手机在香江销售,对东南亚辐射力度还是蛮大的。


    那些商人非常精明,敏锐地捕捉到商机。


    众多经销商踏破斯达克的门槛。


    但是,香江一地产量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斯达克总裁吴用借口手机项目只是试生产,大批量入市,还需等一段时间为由,来应付经销商。


    同时,斯达克也将情况向上反映,希望东关代工厂加快建设进度。


    手机上市供不应求,对此周瑜早有预料。


    即便香江售价比内地贵许多,五百元依旧是超低价位。


    内地人买一部手机,需要花费数个月的薪水。


    而香江人一个月的薪水,可以买好多部,这是现实差距。


    周瑜对东关建设指挥部下达了新的指令,立刻加速建厂进度,务必保证下半年进入生产程序。


    光有生产基地还不行,有厂房设备,还必须有人,各项培训也要同步展开。


    周瑜的一句话,不知道葬送了多少人的睡眠,卢圣涛所在的指挥部以及北方电子集团各职能部门,全都进入繁忙阶段。


    时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限制,必须在指定时间完成任务。


    别人忙,周瑜反倒闲下来了,也有时间关注股市。


    趋近年中,香江股市热度不减,一直处于涨涨涨状态,所有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喜笑颜开,情绪高昂。


    度过了股灾,1984年之后,尽管股市依旧犹疑彷徨,但毕竟在这一年开始企稳,恒生指数重新越过1200点的大关。


    经过85年的整固,86年股市明显有走强的预兆。


    上半年《星岛日报》对香江股市表达了乐观的预期:连日来海外资金汹涌入市,股价稍低,则立刻会引来大量买盘抢购。


    在这之前,香江股市“不上不下”的形态,实际上也是“不上不下”的集体情绪投射在市场的反映。


    从“不上不下”到“扶摇直上”,促成这种变化的诸多因素当中,重要的一条是民众心态的转变。


    毕竟形势一天天明朗,明显有转好的趋势。


    香江股市在1982年的总成交额为462亿港币,之后几年股市萧条,成交额大致在三四百亿港币上下。


    联交所成立,恒生指数为1625点,上市公司总市值不到三千亿港币。


    之后股市一路上涨,成交量持续放大到千亿,到1986年底收市的时候,恒生指数已经上升到2568点,总市值增加到4139亿港币。


    换言之,股市总市值和恒生指数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上升了58%和67%。


    随着股市继续上涨,香江股市总市值在继续攀升,等涨到4000点之上的时候,估计要接近八千亿总市值。


    特别之处的是,地产股在这一年的表现特别突出,股价普遍上升五成以上。


    升幅高达原股价好几倍的包括联合地产、亚洲置地、四海、大元、惠泰、新安、伊人置业、永发、永鸿基、天德地产等等中小地产商。


    消息左右着股市,每当香港股市的好事频传之时,海外的投资者就会闻风而动。


    与近百年股票史上屡次发生的事一样,消息面与资金面配合默契。


    毫无疑问,自86年以来,国际资本开始大量进入香江的股市。


    这些资金的来源大部分是来自英国、米国、日国、澳洲等地。


    其中,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跨国基金。


    据统计,香江的股市当中,来自伦敦的基金占总交易额的25%,来自米国的基金买盘约占总成交额的15%,来自东南亚以及澳洲等地的基金约占10%。


    换言之,1986年香江股市的总成交额中,海外基金就占了50%左右,香江本地的基金占30%,只有约20%的成交额来自于香江的普通投资者。


    正当香江的投资者们集体唱多股市的时候,远在地球另一端的,米国股市却隐约显示出令人不安的信号。


    1986年9月11日至12日,道琼斯工业指数出现了高达120.78点的下跌。


    尤其是9月11日的单日下跌,更是创出了1962年5月28日以来的最大跌幅。


    几个月后,即1987年1月23日,单日的猛烈下跌又发生在了米国的股票市场。


    当天的下午1点30分到3点之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先是猛跌115点,随后上升60点。


    如此大的升跌振幅,在数小时的股票走势图里,也显得十分不寻常。


    这两次本该值得注意却被人忽略的“闪跌”,并非好兆头。


    而真正令人担忧的还不在于“闪跌”本身,股价的闪跌闪升,只是说明市场自身的不稳定,比市场的升跌更加重要的是人们的心态。


    在1986、87年,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共识”,市场内在的不稳定因素,似乎已经不足以引起人们的警觉和注意。


    人们盲目相信所谓的“市场信心”,完全把对于风险的预警交给了所谓的“电脑程序”。


    市场本身的风险并非最大的风险,对于风险的选择性漠视才是所有风险中最为致命的。


    乐观的情绪一直持续到1987年,无论是港股还是美股都没有停止上涨的趋势。


    香江这边,恒生指数原本在2月23日升至2879点,如今却突破3000点。


    此后一直上涨,在6月突破了3500点。


    进入8月份的时候,恒生指数升至3800点,并且没有停止上升的势头。


    这时候,周瑜感觉到有点不正常,香江股市的点位与历史不一样。


    原本应该在六月份突破3000点,现在却突破3500点。


    那么,接下来历史最高点要提前出现,亦或是要创出新的高点。


    果然,原本应该在10月1日出现3968最高点,却在九月中旬突破了。


    转而一想,周瑜明白了,之所以有这种变化,那是因为多了自己这个超级资本大鳄。


    周瑜以及娘子兵团资本是从低位潜入市场,甚至比英资财团以及他那些制造这场大牛市的资本势力,成本还要低。


    除此之外他所投入的总资本,也不比那些外国联盟合计起来资本都要少。


    当初周瑜决定入市,英资还没有制造牛市的想法,自然也就发现不了有资金提前他们潜入市场。


    等到英资以及协同资金入市,却又受到收购题材结束的影响,出现一波暴跌,周瑜趁机第二次入市抄底,将最廉价的筹码拿在手里。


    一直到今天,英资、米资一直在给周瑜抬轿,这种国际精神值得赞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