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尘的强势命令下,整个朝堂如同一座机器般,运作起来。
户部负责收购世家手中的土地,然后按人头,分发给百姓。
当然,姜尘也为这些世家预留了一些田产,作为安慰。
一亩地十两银子,在世家看来,简直和明抢没什么区别。
有世家不忿,暗中出手,将前去的官员杀掉。
直接以谋反罪,出动大军,将出手的世家灭族。
血淋淋的教训,让一众世家敢怒不敢言。
甚至有世家想要谎报田产数量,企图蒙混过关。
可东厂早就将各家情况,摸得差不多,又岂能让你们如意。
如此一来,有世家不愿意接受,打又打不过,无奈将族中财产出卖掉,远走他国。
姜尘也没有下令阻拦,任他们自由去留。
反正只要土地留下来,一切好说。
当然,为了防止土地兼并的事情发生。
百姓们得到土地后,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无法买卖土地。
刑部则是紧急招募一批战场退役老兵,作为各府郡县的捕快,负责维持当地治安。
吏部考查审核各地官员,上报姜尘,入百官图。
目前姜国的读书人群体,还是以世家为主。
在培养出人才之前,只能暂时任用世家之人。
御史台负责每年,考察审核各地官员的品德操守如何。
若有人敢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一旦发现,绝不姑息。
礼部则是将之前从大禹皇朝请来的文士,分配至姜国新建的学堂中。
由于文士的数量有限,学堂目前只能扩充到县城。
这还是得益于大禹皇朝如今朝堂不太平,姜尘派遣东厂探子,前往大禹皇朝招揽文士。
每月都有文士,从大禹皇朝赶来姜国。
至于乡下,只能等以后文士人数多了再说。
每座学堂暂时配备文士两人,武者两人,还有一名思想老师。
思想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孩子们从小灌输忠君报国的思想。
姜尘可不想花费这么大代价,培养出一批白眼狼出来。
孩童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文武两科。
在入学堂之前,用点灵笔为孩童启灵。
若是能够启灵,会得到重点培养,甚至会有机会进入王都深造。
在姜尘的计划中,在王都建立一座顶级学府,专门培养每年各地毕业成绩优秀的学生。
剩下的学生,要么从军,要么担任各个官府的基层小吏。
等以后姜尘开设科举时,说不定可以凭成绩,谋一个官当当。
兵部的主要任务,重新招募各地郡兵。
以前的郡兵战力太差,完全是扶不起来的一滩烂泥。
新招募的郡兵,虽然在战斗力上不要求比得上正规军。
但起码剿一剿匪患,还是可以的。
县城设四营,共两千士卒,郡城招募一万士卒。
郡兵的将领和各地的文官,互不干涉。
工部任务是运送粮种,分发给百姓种植。
同时铸造耕田用具,免费租领给百姓使用。
一切事情,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
云台府詹台县。
县城的捕快,早就换成了战场退下来的老兵。
捕快们敲锣打鼓,挨家挨户的通知百姓,带上全家前去衙门分地。
一开始有百姓不相信分地之事,直到捕快亲口确认,才相信分地的事情。
一瞬间百姓们沸腾了,以往的他们,何曾拥有过属于自己的土地。
百姓立刻回到家中,叫上老婆孩子,一同去县衙。
当百姓们赶到县衙时,门口已经排成一条长龙。
但没有人敢表现出不耐烦,生怕动静大了,惹恼分地的官员,将自己清除出分地的队伍。
李老幺是詹台县曾家的一名佃户,前些日子曾家派人通知李老幺,从今日起他不再是曾家的佃户。
这一瞬间,他感觉天都塌了。
他们家,世代都是曾家的佃户,靠曾家谋生。
如今曾家不要自己,这一家七口可怎么活啊!
为了给老李家传宗接代,李老幺使命了生,直到生出一个儿子才罢休。
可惜李老幺运气不行,一连四次,都是女娃。
直到最后一胎,才成功生出一个男孩。
可嗷嗷待哺的五张嘴,让李老幺和妻子倍感压力。
幸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老大和老二自懂事起,就知道帮着父母照顾弟弟妹妹。
往日里,可没少受到邻里的嘲笑。
说你有不是什么豪门大族,养那么多干什么?
如今按人头分地,李老幺一家的优势就显露出来。
按照刚才官爷所说,一人可以分一亩地。
李老幺一家,足足可以分到七亩。
看到周边邻里,微微泛红的眼睛,李老幺心里充满得意,谁说生的多就没有用。
好不容易等到李老幺,为首的官吏核对李老幺一家的人口情况。
确定之后,交给李老幺一张凭证。
拿着这张凭证,可以去城外,领取土地。
户部旁边的礼部官吏,看到李老幺身后的四个孩子。
笑着问道:“老哥,孩子多大了。”
平日里遇见的官吏,哪个不是吆五喝六的,何曾这么客气过。
李老幺结结巴巴的,将每一个孩子的年龄报了出来。
礼部的官员,眼中闪过一丝欣喜。等了这么久,终于来活了。
“老哥,王上恩德。凡是姜国孩童,凡是十至十五岁孩童,必须要去学堂学习知识。”
“老哥,你的孩子,有两个满足年龄要求,务必要让他们明日前去学堂报道。”
听到礼部官吏的话,李老幺眼中闪过惊喜。
以往读书,只是世家大族中的小姐少爷的特权,关他们平民什么事。
男娃去上学就算了,女娃学习有什么用,还不如腾出一个劳动力,帮父母分担家务,来的实在。
李老幺犹豫再三,道:“官爷,那女娃就算了吧!”
谁知刚才一团和气的礼部官员,收起笑脸,一脸凝重的望着李老幺。
“王上仁德,凡我姜国子民,无论男女,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老哥,你也不想触犯国法,被收回土地吧!”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李老幺那还敢拒绝。
向小吏保证,明日一定会带孩子前去学堂报道。
“老哥,明日去学堂报道,记得报我的名字。”
李老幺连连点头,赶快拿着凭证出城,去领取属于自己家的土地。
当土地到手时,看着面前肥沃的土地,李老幺心中充满激动。
夜晚,李老幺甚至没有回家,在旁边搭了个草席睡觉。
生怕明早醒来,一切都会化为泡影。
第二日醒来的李老幺,看着眼前的土地。
心里对君上的崇拜,达到一个顶点。
若没有君上,自己等人何时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分发土地之事,发生在姜国的各个郡县农村之中。
世家不禁感叹,姜国的天变了。
以后谁想要搞事情,恐怕不用姜尘出手,愤怒的百姓就会将搞事之人撕碎。
李老幺一拍脑门,才想起来今日要带两个孩子前去学堂报道。
恋恋不舍得看了一眼身后的土地,李老幺返回家中。
收拾一番,带上两个孩子,前往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