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临安不夜侯 > 第406章 拉胯的副皇帝(为JJM盟主加更)

第406章 拉胯的副皇帝(为JJM盟主加更)

    赵璩居然会拒绝接受天子之位。


    而且,他这和那种礼仪制度中的“三辞三让”还不一样,他这是真的不想当皇帝。


    张去为把消息传回垂拱殿后,一时间两宫和众大臣都傻眼了。


    皇帝的候选人一共就这么两个,一个坚决不肯当,那还能怎么办?


    吴皇后和赵璩最亲近,如果可能,她当然希望由自己抚养长大的赵璩登基。


    但是赵璩不肯,这也没有他强迫的道理,难不成搞一个“黄袍加身”?


    吴皇后了解这個养子的脾气,他既不肯,那就没得劝了。


    况且,公允地讲,她也觉得赵瑗更合适。


    两宫和众大臣又简单磋商了一下,就一个候选人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商量的,便叫张去为再去请赵瑗来垂拱殿了。


    张去为到了皇仪殿,毕恭毕敬地请普安郡王赴垂拱殿面见两宫、宰执和六部尚书。


    等赵瑗到了垂拱殿,众大臣便请他上座,齐齐拜倒,口称官家。


    自此,确立了南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皇帝既立,就要为大行皇帝定庙号,为两宫立名份,以继任者身份为大行皇帝治丧。


    韦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吴皇后被尊为皇太后,而恩平郡王赵璩,则被册封为晋王。


    其实,只要先把宫里的名份确定下来,就可以为大行皇帝治丧守孝了。


    登基大典是要等到守孝结束的。


    一方面,这是送旧立新的礼制。


    二来也是因为,新君登基有一套很隆重、很繁琐的程序,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准备好的。


    因此新君灵前即位后,先以皇帝的身份主持国事,执掌了权柄。


    但是要等他给大行皇帝治丧完毕,新君登基大典准备好了,才能正式登基。


    一些相关的皇室人员的提拔、想要任命的大臣,完全可以在登基大典上颁布任命,这也算是一种君臣同喜。


    可是,赵瑗对恩平郡王赵璩的册封,有种迫不及待的味道。


    赵璩和赵瑗两兄弟以前故作不合,私下里感情却很好。


    那时赵璩就不只一次对赵瑗说过,他不争皇位。


    即便如此,赵瑗也没有想到,当皇位真的送到赵璩面前,他只需要点点头的时候,他竟连片刻的犹豫都没有,当真坚决辞受了。


    如今赵瑗已经称帝,对自己这个“亲兄弟”自然要投桃报李。


    皇帝的兄弟当受封一字王,也就是亲王。


    一字王的王号里边,以“晋、秦、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


    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四个国家。


    这四大封号之中,又以“晋”最为尊贵。


    四大尊号往下,就是第二梯队的“周、鲁、赵、魏、梁、燕、代、韩、宋、吴、越”等。


    赵瑗封赵璩为晋王,这就是把最尊贵的王爵封号给了他。


    此前,大宋第二代皇帝赵光义也曾领受过这个封号。


    不过,这个王爵封号没有世袭下来,那就可以再拿来封予别人。


    唐朝时候,秦王这个封号,也是曾被反复利用过的。


    毕竟,王爵封号一共也就那么几个。


    如果仅是一个尊贵的封号,也还没有什么。


    但是赵瑗在旨意上,还特别申明:晋王赵璩一应王仪卤簿,均比照天子而行。


    这就不仅是“一字王”,而且是“并肩王”了。


    “一字并肩王”,历史上并不曾有过这样一个称呼。


    评书里边,只是把“一字王”这种封号、“并肩王”这种待遇总结在一起,杜撰出的一个王号。


    可是“一字并肩王”的王爵封号虽然不是真的,历史上享有过这种尊荣待遇的王爷,却是真的有过。


    而今,鹅王也拥有了这样的尊荣,俨然成了大宋的副皇帝。


    如果说,这些封赏都还只是尊荣封号的话,那么赵瑗给赵璩的另一项职务,就真的形同副皇帝了。


    赵璩被赵瑗任命为“总领御前参政,参决军国政事。”


    大宋皇帝控制下的最高衙门分为财政、行政、军政和监察四大系统。


    财政就是三司使,行政就是中书和门下,军政就是枢密院,监察就是台谏。


    而由这四大系统提交上来的一应重要军国大事,皇帝是不能一个人随随便便就做出决定的。


    他需要召开“御前会议”,召集宰相、枢密使和相关的六部大臣共同商议,最终做出裁决。


    像现在赵构死了,需要议立新君,两宫召集的这次垂拱殿会议,实际上就属于一次“御前会议”。


    而以后这种关乎国家社稷的重要会议,赵璩都有权参加并且拥的投票权。


    当然,以鹅王懒散的性子,真要召开御前会议,决策军国大事的时候,他会不会脑袋疼屁股疼的找借口不去,那就不好说了。


    皇家治丧、新帝登基,这些事情,在二十七天内完成了。


    正好皇帝守孝也结束了。


    而原本定下的今科大考,若仍按原定时间,此时应该已经举行完毕了。


    但是,因为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大考推迟了一个半月。


    大考轻易是不能取消的。


    尤其是这回,全国考生已经齐聚临安城,名都报完了。


    你要是取消今年的大考,阻止学子们报效朝廷、为国尽忠,


    学生们能抬出孔圣人的像来去游街。


    且不说多少学子在岁数、精力上拖不起了,还有许多学子举债赴京考试的呢。


    你让人家回去,这一来一回,就得有不少考生破产,逼到上吊。


    饶是如此,推迟一个半月,也让许多考生大发牢骚。


    精神上还要承压一个半月就不说了,住店不花钱吗?吃饭不花钱吗?


    当然,学生们是不会拿这个理由说事的。


    他们说,高宗皇帝一向重视为国抡才,相信高宗皇帝在天之灵也不愿意为此影响了朝廷开科取士选拔人才。


    他们说,新君登基,正该励精图治、振奋国家的时候。孰轻、孰重?


    没有我们这些人才赶紧参予国家管理,这江山社稷可怎么办呐!


    但是不管他们私底下怎样大发牢骚,赵瑗总不能丧事没办、登基大典没有举行,就先去给他们操办科考。


    这段日子,作为御龙直都虞候,杨沅负责的是皇宫大内的卫戍安全。


    登基大典也好,操办国丧也好,基本上没有他什么事,所以难得地清闲了下来。


    当然,说是清闲,只是说他操心的事儿少了。


    在登基大典举行之前,临安城依旧是明松暗紧,他们御龙直也要一直卫戍宫中,轻易不得回家。


    杨沅感到,也许是“屠龙计划”执行的太……基本算是顺利吧。


    所以是把他这几个月的好运气都耗光了。


    接下来他想做的事,没有一件能顺顺当当的。


    首先就是那个不知名姓的宫妃下落。


    杨沅在某些方面,思想还是很保守的。


    他没有占了便宜就走的习惯。


    既然他已经要了人家,而且迄今为止,他还能活蹦乱跳地在这儿守宫门,说明那个皇妃没有说出他的秘密。


    既然如此,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希望能给人家一个交代。


    杨沅敢对着“小西湖”发誓,他只是为了尽责任,绝对不是因为那位皇妃……很润。


    历朝历代新君登基后,都会对先帝的妃嫔进行整顿。


    不同朝代的文明程度不同,礼教观念不同,处理方式也就不同。


    基本上,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遣散出宫;二是为先帝守陵;三是被出家为尼;四是殉葬;五是处死;六是宫中养老;七是出宫养老;八是被新皇帝收编,转岗再就业。


    宋朝是相当文明的一个朝代,守陵、出家、殉葬、处死这种冷酷残忍的处理是没有的。


    至于转岗再就业,为新皇帝继续服务……,赵瑗也干不出来。


    这样一来,赵构的妃嫔就只有遣散和养老两种结果了。


    赵构的不少低级妃嫔,都是被发放一笔钱、遣散出宫的。


    其中不少是些稚气未脱的少女,遣散之后,另行嫁娶,皇家不予干涉。


    这要是在礼教大兴的明清时代,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


    皇帝的女人,怎么可以再让凡夫俗子染指?


    但在唐宋时代,这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嫡妻柴氏,原本就是唐庄宗李存勖的一个嫔妃。


    李存勖驾崩后,柴氏被遣散出宫,在回乡途中偶遇郭威,遂成就一段佳话。


    又比如宋光宗的张贵妃、符婕妤,皇后生嫉,把她们遣散出宫,也是改嫁了平民。


    杨沅守在和宁门边,眼看着一批批妃嫔被遣散出宫,从和宁门走出去。


    他的眼睛都看花了,也没发现那天风雨之夜的那个女子。


    难不成看漏了?


    还是说她被留在宫中养老了?


    南宋的皇宫太小了,以至于有些宫殿要准备好几块牌匾,需要做什么用处时,就把相应的牌匾换上去,宫里又哪有那么大的地方养着前代皇帝的女人?


    所以,除了太后和皇后,以及已经生育了皇室子女的妃嫔,先皇的红粉兵团基本上是要全部遣散的。


    难不成那个女子是皇后?


    当然不可能了,皇后都四十岁了。


    杨沅清楚地记得,那个女子也就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女郎。


    那就是……她给皇帝诞下子女了?


    生下皇子皇女的妃嫔,就不可能再让她出宫另嫁了。


    不然那小皇子小公主岂不是要有一个平民做继父?


    生……呸!生个屁呀,赵构他没孩子啊。


    那就奇了怪了,她人呢?


    杨沅一时想不通其中的道理,他又不想向人打听:“兄台,请问先帝驾崩之夜,是哪位皇妃在福宁殿伺候的呀?”


    所以,此事也就只能暂且搁下了。


    而这时,距离新君登基后第一次广纳天子门生,已经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这时候,鹅王赵璩哭丧着脸来找他了。


    这位大宋帝国新出炉的炙手可热、势焰熏天、不可一世的一字并肩王,赵璩副皇帝阁下,没搞到考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