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临安不夜侯 > 第685章 刀把子

第685章 刀把子

    杨沅进驻潼川安抚使司官署以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首先需要他处理的,就是因为前任离职这段期间,积压的一堆需要安抚使亲自加印批复的公文。


    接着,他要陆续听取潼川府各部文武大员的详细汇报,考察地方。


    然后就是潼川府路下辖十六州的文武官员逐次府城拜谒安抚使,并进行述职汇报。


    军政、民政、秋收、输赉……


    如今身为一路之主,杨沅自然不可能事无巨细,而是对各部官员进行大方向上的统筹和管理,具体细务要由这些官吏们负责。


    所以,这些官员怎么样,就至关重要了。


    因此,在了解潼川军民事务的同时,杨沅重点调查的是各州府县官吏们的执政能力和官声。


    至于政务,他并没有做大的变动。


    原来潼川路的民生经济发展的还是不错的,每年的粮赋缴纳也充足,那就萧规曹随好了。


    没必要原本好好的制度,自己非得再插一手,烙上他姓杨的烙印。


    尽管又是抓大放小,又是萧规曹随,这些事务忙活下来,也用了足足两个多月的时间,按照这个时代的效率,其实也蛮快了。


    除了对潼川府路十六州大小官吏的考核与调查,杨沅最关心的就是军备和军队。


    “川人可用,川军可用。”


    这一日,杨沅把潼川第一将周程叫到了安抚司,和他在二堂吃着茶聊了起来。


    “我们现在各路驻军中,有吃空饷的,也有塞了些泼皮无赖滥芋充数的。


    一旦查下去,就有人用苦役囚徒来抵上缺额逃丁。


    军伍里多了泼皮无赖,军纪便荡然无存。军兵们懒惰成性,巡弋哨卫虚应其事,日常训练能减则减,这样是不行的。


    虽然,我潼川府路前面还顶着利州路,不管是对金国还是对西夏,我们都不是一线。


    但是,一旦强敌突破利州呢?又或者我大宋军队突破敌国防线,潼川兵马需要次第接上呢?


    这样懒散软弱的军队,谁敢用他们去打仗?”


    杨沅经过两个多月的摸底,才有这个底气和周统制说话。


    杨沅已经给周程留了面子,但周程自然听的出来,也知道杨沅所说属实,不由得面露惭色。


    周程虽然是个黑脸将军,不苟言笑,但他对杨沅是真心尊重的。


    因为周程此人,就是李显忠当年从金国杀到西夏,又从西夏杀回大宋,所带的二十几员亲信部将之一。


    当时,接应李显忠进入大宋地境的,就是当时的西军统帅,四川安抚使吴玠。


    由于周程受了伤,就没有跟着李显忠去临安,而是留在了四川养伤,如今成为一军之将。


    灵壁大战,杨沅以两淮监军使的身份以身入局,不管是地方军队还是禁军,所有将领都担心他出了事儿,文官大臣们将会以此为由,对武将口诛笔伐,往死里整。


    所以不管情愿不情愿的,都得硬起头皮,全力全速地往灵壁集结,加入大战。


    若非如此,陆天明和李显忠可能现在已经化为一堆枯骨。


    因此周程对杨沅是充满敬意的。


    如今听杨沅含威不露地点出潼川路驻军的种种问题,周程自然是如坐针毡。


    杨沅道:“不过,这也是痼疾了,非你之罪,本抚决定,从你的潼川第一将开始改革,成功之后,将之推行于潼川全境。周统制,你意下如何?”


    周程正羞愧难当,连忙起身,抱拳道:“愿听大帅差遣。”


    “好,坐下说话。”


    杨沅待他坐下,道:“潼川驻军有两个军,是吧?”


    宋承五代各国军制,以一百人为一都,五都为一营,五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


    其中一军就是两千五百人。


    潼川驻军有五千多少,基本就是两个军的建制。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杨沅道:“你回去,马上对这两军进行三次裁汰。”


    “第一裁,裁汰老弱痞赖,抵数的贼囚。”


    “第二裁,裁汰不够资格做战兵,但平素知法守纪,做事勤勉者,调入厢军。”


    “第三裁,裁汰伤残老兵,对这些有功的但已不能参与战斗的军士,本抚另有安排。”


    为了让周程放心,杨沅又说了一下他对这些人的具体安排。


    从战兵队伍中裁汰下来的士兵,放到厢军里头,那就是优秀士兵了。


    至于那些立过战功,但是已经伤残老弱,如今养于军中做后勤杂务的,杨沅会选拔留用一部分做教官,另一部分则安排到各州府县团练中任职。


    团练兵平时可以保护地方,清剿山贼,战争时随时可以转化为军队的后备兵源。


    但现在很多州县是没有团练的,杨沅准备把它搞起来。朝廷不会拨付那么多钱,但地方豪强们有钱呐。


    他们但凡有点势力的,现在都蓄有私兵,平时还得遮遮掩掩的。


    在地方上建立团练,他们这些豪强就是团练使,公私两便。


    而且招收的都是本地兵,这些兵的凝聚力也会更强。


    至于说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形成一些小山头,可那不是很正常的吗?


    山头从来都有,一直都在,只不过随着你打压与否,它采取不同的形式呈现罢了。


    如果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那就什么都做不成。


    以现在的客观历史条件,杨沅除非脑袋让驴踢了才会去打土豪分田地,他靠的就是这些土豪,而且要大力倚重、扶持。


    只要你有本事一直做那个最大的山头,你就永远是稳的。


    如果你不能,就如即将老去的杨政,无人可以继承他的基业,他还要用主动交出兵权来换取子嗣的平安。


    又如那利东的郭浩,如今还不是让温家掌了大权,郭家姑娘甚至想出了假科考告御状,用舆论倒逼天子主持公道的地步。


    ~~


    所以,如果你不行,总有人会以一种你不曾防范到的方式来取代你。


    杨沅是有那个自信能hold住局面的。


    “裁,大力地裁,剩下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我要真正的精兵强将,能以一当十的。”


    “我的五百亲兵,都是经过灵壁大战的老军,做个侍卫太也浪费,也安排进去,做十将、虞候、承局、押官等低阶武官。


    至于空出来的兵额,我要你重新招兵,一军只招良家子,另一军则民族不限、籍贯不限,出身不限,什么山贼逃兵亡命泼皮,愿意从军赎罪的苦役囚徒,都可以收。”


    初时周程还觉振奋,听到这里脸色一僵,赶紧道:“大帅,这等人或好勇斗狠、轻忽人命,或桀骜不驯、不听号令、或奸狡诡诈,恐难有大用。”


    打仗,讲究的是军纪森严,配合默契。


    匹夫之勇就算强如杨沅,单枪匹马在乱军之中能杀几人?


    就算他能以一当千,终是左右不了大局。


    可是杨沅所说的这等人,确实初入伍就能形成十分强大的破坏力,但是这种人不遵号令、不服管教,真上了战场就不是打烂仗了,会因为他们坏了全局。


    所以,周程不能不提出反对。


    “无妨,本抚需要这种人。这世上没有废人,只有用的不得其法之人。用之前,用严厉的军法操练他们就是了。”


    杨沅微笑道:“你不用担心,让一匹恶狼冲着你摇尾巴翻肚皮,撒娇讨好,只需要几块蛋黄派。”


    周程也听不懂什么叫蛋黄派,估摸着是一种临安美食吧。


    周程便道:“是,末将明白了,今日回去,便着手安排第一裁。”


    周程告辞离去,杨沅马上叫人去把潼川府通判徐梓惟唤来。


    他要在潼川府搞试点,进行军队的大换血、大改革,但是从现在的战军中裁汰到厢军中的人,除了顶上一部分空饷名额,势必还要顶下来一部分人。


    这些人如何安排?


    你不管,他们就会变成治安败坏的元素。


    还有团练的建立,伤残但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的安排,这些都离不了徐通判这个二知府的配合。


    ……


    峨眉山上,伏虎寺。


    峨眉山上还有一座降龙寺,降龙寺不大,只有二十几个僧人在此修行。


    可是与之遥遥相对的伏虎寺,却是一处极其庞大雄伟的建筑群,而且这是一座尼庵。


    古柏森森,饰径高峙,曲径通幽处,禅房木深,在此修行的尼僧不下两百人。


    但是这两天,忽有一支长长的车队入山。


    见过主持之后,他们便将车中人带下,交给了禅院剃度安排。


    一夜之间,伏虎寺便又多了二十多个不同年龄的比丘尼。


    伏虎寺后院,一处竹林幽泉萦绕的禅房外。


    一个光头小尼跪伏在地上哀哀痛哭:“姑母,您就见见我吧。”


    一个四旬上下,手持念珠的青衣尼姑从庵中走出,眉头微皱:“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红尘中的一切,早已割舍,哪里来的姑母侄女?”


    光头小尼抬起头来,满脸的泪痕,刚剃了没两天的锃亮小光头,还不曾受戒烫上香疤。


    看那挂着泪痕的小脸,正是吴双玖。


    双玖忙道:“是是是,那就请梵清上师见一见弟子,请普空师父您通禀一声。”


    普空不悦,正要喝斥她退下,免得扰了梵清上师清修,便听禅房里传来悠悠一道声音:“叫她进来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