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临安不夜侯 > 第781章 风云(为打开天窗说亮话盟主加更)

第781章 风云(为打开天窗说亮话盟主加更)

    玉贞从未想过那么信誓旦旦绝不嫁杨沅,还表现的对他非常嫌弃的小妹,竟然是这样一个态度。


    要就是不要,不要就是要?


    金玉贞是个极聪慧的女子,可这一遭也是真的看走了眼。


    一时间,倒弄的她里外不是人了。


    在金玉贞结结巴巴地同意让小妹嫁给杨沅,并择日为她操办之后,泰熙却也只是告诉她一句:


    完婚之后,妹妹会和夫君一起,为姐姐、姐夫饯行的。


    等泰熙离开,金玉贞便苦笑不已。


    她哪知道这小女孩究竟心意如何啊。


    这回好,小妹对自己成见已深,把她当成一个恶毒、无耻的坏女人了,只怕很难再叫她信任自己。


    一时间,玉贞心里好不难受。


    “好啦,你不用放在心上,她那边我自会帮你解说明白的。”


    眼见玉贞满怀愁绪,杨沅便把她拉进怀里,柔声安慰了一番。


    玉贞想到小妹对自己满怀敌意,却自始至终没有对杨沅有半句恶语,想来杨沅的话她是会听的,心里这才宽慰了一些。


    “坏人,也不知道你给她灌了什么迷魂汤,那小妮子已经这么喜欢你,我偏眼瞎,一直没有看出来。”


    玉贞咬着唇,在杨沅结实的胸膛上轻轻捶了一拳。


    因为泰熙表明心迹,本打算马上启程返回高丽的金玉贞只能再度延续了归期。


    ……


    大宋帝国战争总动员,如同深渊之下的暗流,它的力量远比水面之上的波涛汹涌更加激烈,却又不是那般明显而激烈。


    所以普通的百姓,只能意识到他现在所处置处的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加快着速度,却无法拥有那种纵览全局的视角。


    不过,潜伏于深渊之下的寇黑衣是能够察觉得到的。


    他相信,大夏在大宋的秘谍,也已发现了许多蛛丝马迹,并且回报了朝廷。


    不过,他还是把自己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分析,通过他的秘密渠道,汇报给了大夏皇帝。


    李仁孝最近的确收到了来自多个渠道的密奏。


    这些消息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结果:大宋要对大夏动手了。


    金国把临洮转让给了西夏,最终把战火也引到了西夏。


    实际上,完颜亮最初玩这一手花招时,是为了增加宋国在西线的压力。


    因为正面战场有强大的金国存在,西夏和大宋重新接壤,只会给大宋增加更多麻烦,让大宋再也不能全力以赴地应对金国。


    灵壁之战是个意外。


    这一战消耗了金国太多精锐了。


    在失去整个东北地区之后,金国精锐战兵便只剩下五十万了。


    这五十万战兵中,精锐步兵约三十五万,骑兵十五万。


    但是入主中原之后,金国地盘大肆扩张,兵马分散,每城驻军不过数千人。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失去了当初打进中原之前的动员效率和机动能力。


    更糟糕的是,骑兵开始缺少战马补充。


    由于失去了东北地区,再加上完颜驴蹄那边不停地向蒙古鞑靼地区吸血,勒索兵员、女人和战马,对蒙古地区的控制力越来越弱的金国,战马制度崩溃了。


    大量骑兵开始变成挂着骑兵旗号的步兵。


    这一点,倒是和严重缺少战马的宋朝开始相似了。


    完颜亮的大金国,正在迅速变成宋国的模样。


    完颜亮只能大量向西夏购马。


    虽然是盟友,但西夏一直严格控制着对金国的战马输出。


    直到大量情报显示,宋国要对西夏出手。


    李仁孝才决定,全面放开对金国的战马输出。


    不过,西夏军就是以骑兵为主的,他首先当然是要先满足自己的需要。


    因此,他需要作为中间商,向吐蕃购马。


    吐蕃现在已经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甚至不能称其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因此西夏与吐蕃沟通起来非常吃力,他们的使者需要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地去接触、沟通。


    可在此之前,西夏兵经常掳掠吐蕃部落,而且这些吐蕃部落现在都有了财大气粗的川中吴氏财阀的合作,所以西夏与吐蕃诸部的接触,成效甚微。


    不管是加大对金国的战马输出,还是动用国库从吐蕃购马,尤其是开始进行战争动员和准备,都离不开国相任得敬。


    事关西夏存亡,虽然西夏皇帝和宰相一直明争暗斗,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果西夏都亡了,还有什么皇帝宰相?


    所以,李仁孝相信他能说服任得敬。


    事实也是如此,李仁孝把任得敬请进皇宫,把事情对他一说,任得敬便爽快答应了,对李仁孝的诸般安排毫无异议。


    不过,任得敬答应的这般爽快,对任得敬在将领任命上的一些小动作也毫不在意,倒是让李仁孝有些不安了。


    他和国相任得敬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


    所以,哪怕是一些细微的变化,他也能感觉得到。


    这次见面,他感觉国相的气质与往昔越来越不同了。


    任得敬的气质愈发阴柔。


    但他的眼神却开始变得愈发年轻。


    他对国事的掌控,还是一如这几年的突然变化,有些漫不经心。


    只不过,在他发生变化之前,西夏格局已定。


    比如任得敬的兄弟任得聪是西夏太尉,另一个兄弟任得恭是兴庆府尹。族弟任得仁南院宣徽使,侄子任纯忠任枢密副都承旨,牢牢把持了军政大权。


    所以,任得敬哪怕对国政已经放松了掌控,甚至有些漫不经心,李仁孝一时之间也不敢向任得敬发起挑衅。


    事实上,如果不是有金国的支持,任得敬早就可以随意拿捏他,甚至一言可立废之。


    因此李仁孝对于任得敬的如此变化,心中总有些不安。


    他担心任得敬是韬光隐晦,别有所图。


    可问题在于,他是被动的一方,任得敬这边没有动作,他也没有勇气打破现在的和谐局面。


    一时间,西夏这边,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和谐之中。


    ……


    寇黑衣把他察觉到的大宋朝廷的意图传讯回西夏之,并向皇帝李仁孝再度请求回朝。


    他想带兵,他想征战沙场,他真的厌倦做一只见不得光的老鼠了。


    他在利州东路的布局很不顺利。


    从利州中路潜逃到利州东路后,他想重施故伎,利用温家和郭家的矛盾,挑起利东的混乱。


    但是温家已经统治利中十多年了,十多年的时间,早已具备了“人走茶凉”的效果。


    郭家一些人,还沉浸在郭家是这一方土地主人的辉煌过去当中,梦想着他们只要站出来振臂一挥,就能群起响应。


    可事实上,就算是温泫臣这位利中帅臣,对利中的控制,都远不及吴璘和杨政,就更不要说郭浩后人了。


    结果,寇黑衣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取得郭家一些人的信任,还不等他进一步的动作,夔州路便易主了。


    曾经令西夏诸名将为之胆寒、有深厚西军背景的老将刘锜坐镇夔州路。


    他和杨沅这位身兼潼川路和利州中路之主的川中王并肩而立,宛如盘酌量在利州东路身侧的两头猛虎。


    这种情况下,皇帝只一纸诏令,郭家便被从利东连根拔起,打包送去了利中,受到了杨沅的监管。


    在绝对的权力和实力面前,寇黑衣觉得他的诸多伎俩,简直可笑到了极点。


    好在这一回,李仁孝终于改变了主意。


    也许,是因为任得敬越来越诡异的变化让他愈发不安。


    也许,是因为身边实在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可用。


    又或者是因为虽然有着皇族血统,是他不想赋予兵权的防范目标之一的拓跋黑衣,这么多年来一直远离朝廷,甚至远离了国土,李仁孝认为他现在已经对自己没有了威胁。


    他终于松了口,诏拓跋黑衣回国,另予重用。


    与此同时,宋国紧锣密鼓的战争准备,西夏和金国的紧张应对,也被远在北方的新金帝国察觉到了。


    新金帝国的“仪鸾司”当即派出了“狐字堂”的完颜萍、“猬字堂”的李清露,携“仪鸾司”一批干将,随百里冰一起离开了上京城。


    百里冰重返成都府,这两位小公主、小郡主则进驻“大兴”(长安),建立监控金、夏、宋三国的前沿谍报组织。


    新金打算,等金国深陷战争泥沼的时候,他们也将参战,从中分一杯羹。


    ……


    四月初的时候,王帅和金玉贞终于回国了。


    金玉贞再度有孕的头三个月已经过去,这时正好回国。


    如果再晚,大腹便便的就又不宜远行了。


    这次回去,金玉贞还随身带了两封密信和一封国书。


    密信是给金家和王家的家主的。


    国书是大宋朝廷给高丽王朝的。


    一旦大宋对西夏开战,风云骤起,天下震荡,对新金的军援是要做调整的。


    而做为大宋的藩属国,日本和高丽,就不能只是摇旗呐喊了。


    杨沅从不满足只要藩属国一个名头,得了许多利益,有事却从不出头。


    在他的谏议下,大宋要求这两国是要给予援助的。


    要么出兵,要么出钱,这是国战,藩属国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剑州城外,一行长长的车队。


    初为人妇的泰熙,换上了高丽的传统服饰,一身乳白色的衣衫,和姐姐玉贞执手相望,姐夫兼妹夫站在旁边。


    两女眉眼神韵间,俨然有了六七分的相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