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661章 谁的‘暴政\’

第1661章 谁的‘暴政\’

    朱瞻墉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对大明毫无用处,只能坐吃等死的人!


    所以他最近喜欢上了研究美食,一有空就去书院的厨房帮厨,甚至还上手炒了几个菜,可惜味道太差,被赶了出去。


    书院从不会因为你的身份而格外的青眼,这一点可以看看处于半上学状态的土豆和平安。


    土豆很有大哥的风范,在书院里总是罩着平安,这一点让朱瞻墉觉得有些扎心。


    朱瞻基远在金陵,而且对他这个弟弟也不大感冒,总是觉得他当年犯的错太过了。


    郡王也不错吧!


    再次被厨房赶出来的朱瞻墉自我安慰道,然后就看到了土豆和平安。


    土豆很负责任的在分发食物,而对象就是平安和岳保国。


    而岳保国比他们都大,只是嘴馋,加上要保护山长的两位公子在书院中的安全,所以平时三人大多是厮混在一起。


    朱瞻墉懒洋洋的走过去,看到土豆在分的居然是蛋糕,就干咳道:“见者有份。”


    蛋糕他以前吃过,还是方醒送进宫中的,那味道确实是不错。


    土豆和平安还小,上学不求进度,所以张淑慧吩咐厨房每天准备些小点心,一方面是结交同窗,一方面是他们长身体,需要在午饭前补充些食物。


    土豆看了他一眼,皱眉道:“你去厨房偷吃了,不给!”


    朱瞻墉没好气的道:“本想进去学学厨艺,被赶出来了。”


    土豆鄙夷的看着他说道:“你就是想去偷吃,给!”


    一个小山楂糕就递了过来,朱瞻墉苦着脸道:“这东西越吃越饿。”


    平安歪着头说道:“郡王,可是你早饭吃了两碗面条,和岳保国吃的一样多。”


    岳保国挺起胸膛,把嘴里的蛋糕咽下去,梗了一下后说道:“可是我练武,我每天都练武,山长说了,练武之人要多吃,不然身体会虚。”


    这言下之意就是说朱瞻墉不练武也吃那么多,纯属是饭桶。


    朱瞻墉吃完了山楂糕,右手握拳,感受着掌心那破掉的水泡带来的刺痛,笑道:“去年我长了不少,按照书院的说法,我这才是长身体。”


    平安瞟了他一眼,然后低声对土豆说道:“大哥,他骗人。”


    土豆点点头,不满的对朱瞻墉说道:“君子坦荡荡。”


    朱瞻墉挑眉道:“小人长戚戚。”


    土豆不喜欢朱瞻墉,他皱眉说道:“我们走。”


    看着三人往教室那边去了,朱瞻墉微微一笑,却没跟着去。


    他已经不需要每节课都需要去听的程度,解缙也默许了他自己选择课程。


    解缙就在自己办公室的门外看着朱瞻墉往宿舍去,皱眉道:“瞻墉郡王不回宫是个麻烦,若不是德华反对,老夫定然要把他赶出去。”


    朱瞻墉的懒散让解缙觉得开了个坏头,会让那些学生有样学样。


    吕长波拿着教案准备去教室,闻言就出来说道:“解先生,瞻墉郡王现在是哪都去不得,只能在书院呆着,不过他现在很自觉,知道不能影响其他学生的功课,所以还是忍了吧。”


    解缙冷哼一声,然后回了办公室。


    ……


    书院的学生大多是两人一间宿舍,只有朱瞻墉是独间,而且面积不小。


    一张床,一个小书柜,一套桌椅,这就是房间里的布置。


    朱瞻墉进了宿舍后,就把座椅推到了边上,然后从书柜的后面拿出一把长刀。


    挥刀!挥刀!挥刀!


    慢慢的,房间里多了喘息,长刀也越发的无力了。


    最终朱瞻墉放下刀时,手心的水泡伤疤已经见血。


    “嘶!”


    朱瞻墉找来了药粉覆盖,然后把长刀收回书柜后面,这才休息。


    等喘息停止后,他喝了一口冷茶,然后开始看书。


    窗外的阳光渐渐的给室内升温,可朱瞻墉却忘我的看着手中的书,不时还写写算算。


    书院的日子总是这般的静谧和……无邪……


    ……


    在黄林被抓捕后,金陵各方都在关注着户部下一步的动作。


    可户部却没有动作,仿佛这次清查投献只是为了抓黄林而已。


    于是目光再次转向了那个大宅子。


    大宅子里,方醒扶着莫愁在散步,要弟落在后面嗑瓜子。


    西瓜子晒干炒熟,那味道是相当的赞。


    阳光渐渐的大了,方醒扶着莫愁往回走,突然问道:“你觉得土地对一户人家来说是什么?”


    莫愁讶然的看了他一眼,抿嘴笑道:“老爷,是命根子呢!”


    方醒点头道:“是啊!命根子,可以传子传孙的命根子。”


    那三个动手的农户已经被抓到了,是想寻船带自己去寻找海岛避难时被抓的。


    据说他们被抓时还颇为镇定,只是等被送进了刑部大牢之后就变色了,哭嚎着喊冤。


    ……


    “贸然动手不可取,那会大乱!”


    自从方醒的药神效之后,权谨对他的态度就好了些,所以在外间传闻纷纷时,就来找到了方醒。


    方醒看着茶几出神,闻言抬头道:“权大人,是不好动,不能妄动,否则南方一乱,北方也会跟着乱。”


    权谨欣慰的道:“你们知道就好,那些人读书就想做人上人,没了田地怎么做人上人?这是在断他们的命根子啊!”


    看到方醒面色沉凝,权谨劝道:“没了田地,又不能经商,也就是没钱没人。没钱穷,窘迫;没人就得自己洗衣做饭,自己洒扫,不易啊!”


    方醒点头,又微微摇头道:“他们实际上就是下面的官吏,可国朝对于他们却没有约束,只有优待,这是用免税免劳役来养了一群……既然不好动,要么就釜底抽薪!”


    权谨一怔,问道:“什么意思?”


    他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些,面色就有些不自然。


    方醒没瞒他,说道:“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取消读书人差役,免赋税的特权,然后向外移民,用大量赋税低廉,甚至是长期免税的土地把那些无地的农户引走,这样就能自然而然的让投献风潮消失。”


    权谨摇头道:“可你却疏忽了百姓不愿意远离家乡的问题,难道到时候还能强迫他们迁徙不成?那便是暴政啊!”


    可朱元璋和朱棣都曾经大批的移民……


    这便是‘暴政’之一!


    方醒垂眸道:“权大人,那就只能直接取消读书人的优待,然后那些农户可以报官要求归还自家的土地。”


    “可那会引发无数的乱子!大乱子!”


    权谨的须发斑白,皱眉看着方醒说道,觉得他有些不成熟。他担心方醒气盛,就缓和了语气说道:“从前宋开始,优待读书人就是国策,及至本朝,太祖高皇帝也曾经让地方官员照顾那些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只是……后来就乱了,矫枉不能过正啊!”


    方醒笑了笑,说道:“权大人,此事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优待,若是去了,读书人会闹腾,可对?”


    权谨愕然,想了想,很诚恳的道:“是。”


    方醒无奈的道:“可这个优待若是不限制或是终止,那就是祸害。”


    说完他拱拱手就走了,权谨原地沉思着。


    “祸害?怎么祸害?”


    “人数!”


    方醒的声音传来,权谨一怔,然后恍然大悟。


    “是了,等以后有功名的读书人越来越多,兼并也会越演越烈,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