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2335章 国势

第2335章 国势

    大雪来了。


    整个北方都在这场连绵大雪的笼罩下。


    王知是京城边上姚家村的村民。近日大雪,姚家村已经进入了冬眠模式,而坐不住的王知却想出来找些活计。


    天还没亮他就准备进城。


    天空是诡异的蓝色,星宿一颗也没有,但地面的积雪依旧反光让人难受。


    王知眯着眼,尽量不去看积雪处。


    前天村里就有个傻子看雪看多了,然后‘眼瞎’了。村里的老人告诫他们,不要长时间盯着雪看。


    这里是官道,从开始大雪时,官府就用工钱招募来了不少百姓清理,所以只有薄薄的一层雪。


    王知跺跺脚,感受了一下用三层牛皮做的鞋底的牢固,然后就听到了马蹄声。


    马蹄声缓慢,只是听着密集。王知赶紧站在路边,低头等候马队通过。


    那边有个大驿站,以前许多进京面圣的官员和外藩使者都会在那个驿站休息,第二天沐浴更衣进城。


    是哪里的官员?


    外藩使者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些使者还跟着兴和伯方醒在金陵。


    马蹄声渐渐接近,王知把脑袋埋的更低了。


    马蹄声很清晰,然后在他的身前停住了。


    王知有些心慌,却不敢抬头。


    他的双脚交替在地上轻轻的踩踏着,仿佛这样能让危险远离。


    “可是边上的村民?”


    有人突然问话,紧张的王知如释重负的抬起头来说道:“是,小的是姚家村的人。”


    借着机会,他也看清了这些人。


    一百余骑就静静的停在官道上,一个男子已经下马,正缓步过来。


    “这边原先可有投献的?”


    北方的清理早就结束了,所以男子的问话让王知放松了下来。他判断这人多半是长期在南方为官,然后不清楚北方的事。


    “回大人的话,姚家村没有投献的,边上的普下村倒是有,后来被清理了……”


    王知的口齿清楚,而且说话也没有那种结结巴巴的慌张,让男子很是满意。


    “那清理了之后,现在普下村原先的投献户的日子怎么样?”


    王知说道:“大人,他们有些牢骚,说是一小点便宜朝中也要夺了去,可见……”


    他的目光闪烁了一下,男子笑道:“既然是路边问话,自然过后就忘,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换做是旁人也会这般想。”


    说着男子的身后有人过来,手中拿着一串铜钱。


    王知的心头一跳,赶紧说道:“大人,那些人说了不少大逆不道的话。”


    “村夫的话,不足以定罪。”


    王知一听就放心了,就说了不少那些人的事。


    “.…..他们收回了田地,重新置办了地契,过的还行,只是……觉得比以前差了些,手中的活钱少了些。”


    男子点头道:“多谢你的这些话了,告辞。”


    有人递了铜钱过来,王知不由自主的伸手接了,然后才想起要告罪。


    “我们回家!”


    先前问话的男子上马后喊了一声,那些骑兵都欢呼起来,然后纵马而去。


    王石看看手中的铜钱,想了想,最后还是放弃了进城找活的打算,喜滋滋的回家。


    回家。


    冬季的家最让人留恋,不管是温暖还是寒冷。


    方家庄里炊烟阵阵,在一片白色的衬托下格外的醒目。


    方五带着两个家丁,身后是几辆马车进了方家庄。


    大清早庄上的大多还没起床,白茫茫一片中,方五喊道:“是我们回来了。”


    随即远处就来了一人,却是家丁。


    “五哥!”


    “老爷呢?”


    “老爷去城外等候开门,然后进宫觐见陛下。”


    方五已经忍不住对妻儿的思念,不住的看着主宅那边。


    他进了主宅,却不能马上回家。


    稍后有丫鬟出来,方五把方醒的行踪和功过大致说了一遍,然后才去了自己的院子。


    “.…..方五说老爷海战大胜,金陵清理也很顺利,已经稳住了大局,老爷就回来了。”


    丫鬟在转述方五的话,却没见张淑慧的嘴角微微翘起,而小白已经是喜笑颜开了。


    张淑慧坐在椅子上,无忧趴在她的腿上,听完后就欢喜的道:“娘,我要去接爹回家!”


    张淑慧没好气的道:“你爹多大的人了,那还要你去接。”


    “要的要的!娘……”


    ……


    “陛下,兴和伯回京求见。”


    朱瞻基才吃了早饭,就有人来禀告方醒回京的消息。


    他喝了一口茶,缓缓感受着茶水的淡淡苦涩。


    来禀告的太监没遇到过这等情况,就求助的看向俞佳。


    朱瞻基吞下茶水,说道:“去乾清宫议事,请了兴和伯去。”


    ……


    方醒进了大殿,见礼之后,朱瞻基见他肌肤黝黑,就说道:“兴和伯辛苦了。”


    一番寒暄之后,方醒禀告了此行的两大事务。


    “.…..泰西人仓皇而逃,水师顺势掩杀,最后仅存三十余艘船时,天色将黑,臣想着留些人回去报信,免得泰西以后传闻海外有什么妖魔鬼怪,让他们数百艘战船莫名其妙的失踪了,那样不好。”


    方醒一本正经的说道:“臣觉得妖魔鬼怪不可怕,可怕的是大明水师,能让任何敌人闻风丧胆!”


    朱瞻基点头道:“全数留下的话,泰西人会疑神疑鬼,然后会再次出来寻找,所以不如留些人回去,也算是一个警告,若是以后不识趣,那就别怪大明言之不预也!”


    “好!”


    报捷的信使和方醒等人的奏章都没有方醒刚说的精彩,群臣都不禁面色微红,精神振奋。


    方醒说道:“泰西经此一战后,几年之内必然不敢窥看大明,如此大明方可专心内政。”


    朱瞻基说道:“当初水师出海前朕就说过,若有一战,此战必然就是大明打击海上挑衅的一战。此战之后,大明海上无忧,就去了一个方向的大敌,可喜可贺。”


    群臣躬身道:“臣等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朱瞻基负手站在上面,微笑道:“泰西人野心勃勃,而哈烈肉迷也在观望,所以此战去了一个大敌,剩下的……朕自然会酌情处置。”


    他的眼神锐利,让人想起了文皇帝。


    杨荣突然冒出个念头,皇帝不会想学文皇帝吧?


    他心中一紧,就出班说道:“陛下,肉迷遥远,哈烈败军之将不足言勇,臣以为他们不是大明的威胁。”


    朱瞻基说道:“时移世易,朕不会穷兵黩武。”


    群臣再次歌颂了一阵,朱瞻基冷冷的道:“此刻的大明威压当世,但诸卿不可懈怠,需谨记汉唐故事。”


    杨荣心中叹息,知道皇帝还是有些不悦。


    金幼孜却带头说道:“陛下虚怀若谷,此乃大明之福。”


    杨溥也出班道:“唐太宗纳谏如流,终成盛世。陛下,当下的大明气势如虹,国势灼灼,这就是盛世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