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重生:我爸太听劝了 > 第238章 许总刻意的憨厚

第238章 许总刻意的憨厚

    两天之后,杨从新带着两个技术同事,从京城出差回来了。


    当天许知泉便组织了一个闭门会议,并让李锐开车去把许晨从镇上接到了厂里。


    ……


    晨风科技园区,综合楼大会议室。


    许晨走进会议室时,里面已经围了十几个人。


    除了许知泉和方骏外,其余都是厂里的技术骨干。


    几张机械图纸投在了幕布上,杨从新正在给大家讲解。


    他讲得很细致,一堆技术同事频频点头。


    许知泉、方骏、许晨三人,则明显听得有些吃力。


    中途许知泉打断了几次,询问了几个问题,杨从新重新整理了下思路,换了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语汇和描述方式。


    许晨坐在后排,也大致搞清楚了状况。


    杨从新带回来的,便是华科院物理所最新的一项电机技术,大概叫作“直流无刷轮毂电机”。


    这种电机技术已经在实验室验证成熟,杨从新也去验证过实物,但还没有商业化投产使用。


    这种电机技术,相对于现在市面上电动车厂使用的主流电机,核心优势在于两个。


    一是几乎没有噪音,行驶过程非常安静。


    二是几乎无需维护,使用寿命也是主流有刷电机的3倍以上。


    许晨毕竟对技术上的事情不太懂,但听着杨从新的讲解,脑海中却有一些前世的印象。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好像前世有一家电动车厂家,便是买断了这种电机技术,并将无噪音和寿命长作为差异化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


    而听杨从新的讲述,这种电机技术目前还在华科院的手中,没有被哪一家电动车厂家买断。


    不知道是否是重生后的时间线偏差,但目前来看,这确实是晨风电动车的一个重要机遇……


    杨从新讲解完,许知泉转头看了眼后排的许晨,父子俩交换了一下眼神。


    很明显,许知泉也意识到了其中的巨大价值。


    他抽了口烟,对杨从新道:


    “杨主任,这个怎么合作?”


    杨从新扶了扶黑框眼镜,又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


    “华科院那边也需要收益,他们已经接触了三四家电动车厂,我们是其中一家。


    但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明确给出意向……


    我侧面了解了下,他们接触的另外几家,都是京津地区的小电动车厂。


    这几家都还在观望,主要是现在他们的电动车卖的还不错,觉得投入几百万搞电机,成本太大了些……”


    06年国内的电动车还算是起步阶段,没有真正迎来大爆发。


    目前国内主要是两个地方,聚集了相关的产业配套。


    一是北方的津市周边,二是苏省的锡市周边。


    晨风科技这次引入的电动车生产线,便是从苏省引进的。


    当时许知泉也做过考察研究,北方津市的生产线相对而言稍显落后,甚至类似于乡镇小作坊。


    与此同时,也刚好市里面领导可以牵动的关系也是苏省那边,这才引入了目前的生产线……


    杨从新接着道:


    “我跟华科院物理所的人深入聊过,他们可以开放几种合作形式。


    第一种是技术授权,但不是排他的,也就意味着这技术也能同时授权给其他厂商。


    初步报价在两百万……


    第二种是产销分成,前期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但我们使用他们电机技术的电动车,每卖出一辆,他们抽成零售价的2%-8%。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排他合作,但对应的分成比例较高。


    第三种是技术买断,我们一次性买断这种电机技术专利,国内其他厂商也便不能使用了。


    费用也是最高的,他们初步报价八百万……”


    话音落地,几个技术同事连连咋舌:


    “这么贵啊?!”


    “居然要大几百万,还是搞科研挣钱啊!”


    “这得卖多少电动车才能赚回来?”


    ……


    许知泉皱眉想了想,抬头看了眼杨从新。


    杨从新已经跟许知泉共事比较久,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对面前十几个技术同事说道:


    “大家先去忙吧,今天会上讨论的内容保密。”


    其他同事答应了声,这便告辞离开。


    会议室中,便又只剩下许知泉、许晨、杨从新、方骏四人。


    许知泉给杨从新递了一根烟:


    “杨主任怎么看?”


    杨从新自己把烟点上,抽了一口说道:


    “这电机肯定比市面上其他家的要好很多,但引入价格确实太贵了些。


    津市去接触的几家公司,估计也都是觉得投入产出比不高……”


    许知泉没有接话,又转头看向方骏。


    方骏拿着支笔在本子上算了算,开口说道:


    “分成的方式不用考虑了,前期看上去不用钱,但后期的成本会累积到非常高。


    按照5%分成,2000块车价来算,卖到十万台的时候,光给他们的分成已经一千万了。


    而按照咱们最初做的可行性报告,未来咱们的年产销量,至少要过两百万台的……”


    杨从新是纯搞技术的,对财务接触不多。


    但在心中稍稍盘算了下,便讶异连连……


    按照方骏刚刚的算法,年产销量一两百万台的话,每年光电机的技术分成费用就得一两个亿了啊!


    而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许知泉的野心,到底是有多大。


    这对杨从新还是产生了不小的震撼。


    毕竟前几年里,光明厂每年折腾个一两千万的产值,就已经可以开庆功会了……


    而许总的计划和野心,却是高了几个数量级的。


    ……


    许知泉点了点头,又微笑看了眼许晨。


    许晨已经从后排坐了过来,开口道:


    “前两天不是说,账上多了小几百万吗?


    另外,东晨广告的两百万,爸你也不用着急打回来,我暂时也用不到……”


    杨从新扶了扶黑框眼镜,明显又有些讶异。


    许晨的言辞,明显已经在跟许总讨论第三种“买断”方案了,甚至已经在讨论具体的资金筹措问题。


    许知泉抽着烟,沉声说道:


    “八百万的买断费用,还是有些漫天要价了,应该有不小的还价空间。


    我还再去找下领导,这条线是领导给介绍过来的。


    不知道背后有没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有机会把价钱谈低一些。”


    杨从新似乎还有些不笃定:


    “许总,是不是还有风险?毕竟价格也是太贵了些……


    津市那几家电动车厂,可都是没有提出意向的。”


    许晨插话说道:


    “这是好事情啊,他们没提出意向,我们还有些议价权,能把买断费用尽量谈低一些。”许知泉点了点头,开口又道:


    “这两天杨主任不在,我跟许晨也讨论了一些事情,针对咱们晨风电动车的未来愿景等等。


    从目前市场来看,北方的电动车厂,基本都还是走纯‘组装’路线,没什么技术含量。


    我们晨风科技想要走的长远,有较好的利润,还是需要逐步建立自己的技术护城河……


    这个华科院的电机技术,有机会帮助咱们开始建立‘人无我有’的技术壁垒,也算是咱们撞上的一次大运气。


    资金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反正大把钱都已经投下去了,这个时候反而不能犹豫。


    瞅准了时机就得果断,畏手畏脚只会遗漏战机……”


    许晨:“其他厂没意向购买最新的电机技术,对咱们来讲也是市场机遇。


    这会成为咱们的竞争优势……


    另外从长远来看,纯粹‘低端组装’的路线难以长久。


    还是要走高端、高品质路线。


    如果这种电机技术,在噪音和电机养护上都有明显优势,那也就可以转化为我们晨风电动车的竞争性卖点了。”


    杨从新点着头笑了笑:


    “你们父子俩都这么说,我老杨就有底了!


    华科院的这种电机技术已经很成熟了,除了在实验室看过实物,我也在他们合作的电机厂看过为量产化做的规模化技术推演,都已经很完善了。


    除了技术买断费用之外,实际的电机制造成本,跟现在主流的有刷电机也差不了太多的……


    我只是有点担心公司的资金问题,技术买断费用太昂贵,怕对咱们来说投入产出比不高。”


    许知泉:“技术是长线投资,短期内先不考虑回报……”


    他稍微顿了顿,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


    “咱们晨风科技的第一款产品最重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如果能用上最新的、有竞争优势的电机技术,那胜算便又进了一步。”


    ……


    此事便很快做了决断,基本上还是瞅准了买断这种电机技术。


    其实最开始时,许知泉和许晨对这个都没有太过上心,但综合看了下,竟然还是不错的惊喜,华科院真的是有点东西。


    唯一就是技术买断价格昂贵,对目前资金紧张的晨风科技来说,确实还是有些压力。


    许知泉当天便联系了下吴永铭,问了问他那边的渠道,主要也是议价的问题,还在等领导反馈。


    方骏这边已经重新去规划资金了,原本为生产、推广等留出来的费用,可能得抽一些出来。


    好在这个月初,刚刚“进去”的金贵元,又给贡献了小几百万的资金回来。


    ……


    杨从新又开口道:


    “咱们‘晨风冰动力’的设计,京城的两家设计院、一家设计公司的方案已经出的差不多了,预计下个星期方案就回来。


    还有省城那边两家设计公司的……


    到咱们时候组织一个内部会议,一起先看一下。”


    许知泉点了点头:


    “别忘了叫上许晨,他作为‘晨风冰动力’的产品策划人,还是需要提意见的。”


    杨从新笑了笑:“这是自然!”


    许知泉又想起一事,开口道:


    “随生产线过来的技术专家,是不是明天到?”


    技术专家,是配合生产线引入过来驻厂的。


    他们会配合完成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以及技术工人的相关培训等等。


    杨从新开口道:


    “对,他们明天下午到。


    会先帮忙验收厂房、水电等硬件配套,下周开始生产线便要接进来了。


    另外两位技术专家会先把技术资料带过来,我已经组织了技术精英,他们一到就立刻上手!”


    许知泉点了点头:


    “住宿生活怎么安排的?”


    杨从新:“行政部从宿舍给安排了一套公寓楼出来,两室一厅,也足够两位技术专家入住了。”


    许知泉:“我最近比较忙,辛苦杨主任和吴悦,伺候好两个技术专家。


    尽快把该学的学到手!”


    杨从新:“许总放心,我抽调的都是技术骨干,上手很快的。


    等生产线调试到位,再培训其他的工人也不需要费太多时间。


    光明厂的工人队伍,还是有很好的‘革命传统’的,最早我们也都是军事化管理,何况现在大家都干劲儿十足!”


    许知泉笑着点了点头:


    “晨鑫苗木那边,刚好验收了几个项目,工人都可以陆续回厂了。


    也刚好赶上生产线到位!”


    他转头看向许晨,开着玩笑说道:


    “可又要苦了你四叔,又得出去给苗木工程招工人了!”


    ……


    ……


    隔天,许知泉和杨从新又飞了一趟京城,他们自然还是去华科院去看电机的。


    只不过许知泉没跟对方透露自己“老板”的身份,假装是另外的技术人员,跟着杨主任又去深入了解一下。


    两人没在京城逗留,当天便赶了回来。


    许知泉亲自去看了一趟,便更加笃定起来,直接让方骏开始把费用挪出来。


    另外,他通过吴永铭那边的关系,确实又联系上了华科院那边,以市里的另一重身份,又去谈了一轮价钱。


    技术买断的费用,已经从八百万降到了六百万。


    而许知泉似乎还不满意,让杨从新先“晾”对方几天,想再压压价钱。


    一方面确实是现在手底资金紧张,每分钱都得掰开来。


    另一方面许总也通过一些渠道打探了下,华科院那边接触的几家车厂,除了晨风科技外确实都没有购买意向。


    那就还有谈价的空间。


    ……


    两位苏省过来的技术专家已经到了,许知泉抽空陪他们吃了一顿饭。


    两人都是务实的技术人士,倒是没有多少弯弯绕的心思,只把天城之行当作一次寻常的出差,尽早搞完了回去。


    ……


    而许知泉和许晨曾经聊过,预计在几年之内,晨风科技和这家苏省企业,就会成为竞争对手。


    只不过对方现在,还挺瞧不上晨风科技的。


    在生产线谈判的过程中,他们多半以为许知泉是个乡镇土老板、冤大头,买了一条生产线回去,估计也折腾不出个啥来。


    而当初许知泉去苏省出差的几次,也是刻意表现的憨厚莽撞、啥都不懂,目的就是让对方可以放心把生产线卖过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