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 第246章 县城买房

第246章 县城买房

    沈默轩站在县中心的空地上,看着推土机碾过杂草丛生的地块。地表的红土被翻起,他用皮鞋踢了踢,露出底下的灵泉矿石碎末——这是提前埋好的“地质异常”伪装,能让地质勘探报告显示“地下含硫量过高”,避免地基深挖时暴露空间入口。


    “沈老板,”房产中介王经理递上图纸,“三层小楼,带地下室,完全按您的要求设计。不过这地下室要挖五米深,县建委说不符合民用标准。”


    “我打算做酒窖,”沈默轩笑道,从口袋里掏出个铁皮盒,里面是灵泉腌制的陈皮,“老祖宗传的酿酒方子,得用深窖。”陈皮的香气混着灵泉的清冽,王经理不自觉凑近,眼神变得混沌:“也是,老工艺讲究这个。我去和建委说说,就说您这是‘民俗保护项目’。”


    买房的关键在于地下室的隐蔽性。沈默轩早已让沈明远从空间运来灵泉松木,表面用焦黑的桐油涂抹,伪装成“百年老木”。这些木梁将作为地下室的承重结构,内部中空,藏着灵泉动力装置的备用模块。


    “明辉,”他对着对讲机,“让陈建国带着工人连夜施工,地下室墙壁用‘三明治’结构——外层红砖,中间灵泉矿石,内层混凝土。”


    “明白,”沈明辉的声音传来,背景是木材厂的锯木声,“我让他们用旧报纸糊满墙面,假装是‘省钱的土办法’。”


    房屋建造期间,沈家面临多重考验。某天,隔壁邻居李大爷看见工人搬运灵泉松木,好奇地问:“这木头怎么泛着蓝光?”


    “您眼神真好!”沈明远立刻答道,故意将松木倾斜,让表面的桐油反光,“这是从西山老窑淘的‘阴木’,据说能辟邪。李大爷要不给您家也弄两根?”


    李大爷忙摆手:“不了不了,我可不敢碰这‘阴物’。”


    县建委的质检人员来验收时,沈默兰带着他们参观一楼的“民俗展厅”,展示着伪造的“纺织老物件”——木梭、纺车、染缸,表面布满刻意做旧的痕迹。“这些都是祖上留下的,”她笑道,“地下室打算做个民俗博物馆,让后人看看老手艺。”


    质检人员被展厅的“文化氛围”吸引,匆匆看了眼地下室就盖章通过。沈默轩趁机塞给对方两盒灵泉蜜饯:“一点土特产,不成敬意。”蜜饯中的灵泉成分能轻微干扰人的记忆力,确保质检报告不会提及地下室的异常深度。


    房屋封顶那天,沈家在地窖召开临时会议。沈默轩看着地下室的入口设计——伪装成老式灶台的旋转机关,灶王爷画像的眼神始终指向正确的转动方向:“记住,每次进入空间后,要用灵泉雾气喷洒入口,消除脚印和指纹。”


    “二叔,”沈明兰举起一串钥匙,“地下室的门锁用的是‘鲁班锁’,没有固定钥匙,每次开门都要按不同顺序转动齿轮。”她展示着锁具的复杂结构,实则内部藏着灵泉矿石感应装置,只有沈家血脉的体温才能触发。


    搬家前夜,沈默轩亲自将空间入口的坐标从旧地窖迁移到新房地下室。他跪在灵泉边,用玉佩划出古老的符文,水面泛起涟漪,映出新房的三维模型。“老祖宗保佑,”他低语,“让秘密在新的土壤里扎根。”


    乔迁之日,县领导纷纷前来道贺。沈默兰在客厅展示从空间取出的“古董家具”——表面斑驳的酸枝木家具,实则是空间速生林的产物,用灵泉加速老化。“这些都是我爹用‘土法’做的,”她笑道,“现在的年轻人,没几个愿意学了。”


    副县长摸着家具上的虫蛀痕迹,感慨:“这样的老手艺,确实该保护。沈老板,以后这房子能不能作为‘传统文化保护点’?”


    “求之不得,”沈默轩立刻答道,“正好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工艺。”他知道,挂上“文保”牌子后,新房将获得额外的保护,任何改建都需层层审批,为秘密再加一道屏障。


    深夜,沈默轩站在地下室,看着入口机关缓缓打开。灵泉的微光映着他的白发,玉佩在胸前发烫,仿佛在确认新的守护据点。他摸出祖谱残页,上面新破译的文字写着:“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正是沈家在县城买房的最佳注脚。


    远处,纺织厂的灯光依旧亮着,合资公司的织机声混着新房的甲醛味,编织成改革开放初期的独特旋律。沈默轩知道,这座三层小楼不仅是沈家的新家,更是秘密进化的里程碑。就像灵泉在地下蜿蜒,沈家的根须正穿透红土,在时代的基石里寻找更稳固的支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