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逐鹿大明:1644谁主浮沉 > 第八十一章 桃林卫

第八十一章 桃林卫

    唐恩城将东征筹备粗略说了,与孙大帝所想大致一样:


    行文三边四镇,催促四镇总兵齐聚潼关;


    督促张巡抚(注1)、各州府分守道、分巡道筹集粮草。


    陕西连年丰收,虽说战事消耗颇多,州府常平仓、义仓多少还有些剩余。


    若还不够,可去秦王府筹借。


    “放眼大明,秦王也就只比唐王周王穷一点点。国家危急,周藩命悬一线,秦藩若还不肯毁家纾难拉他老朱家亲戚一把,本官便只有帮他毁家了。”


    孙世瑞双眼放光,催收人觊觎秦藩已经很久了。


    唐恩城到底只是胥吏出身,在华阴做过几年县丞,略知三边四镇兵备情形,真要他说用兵韬略平贼之法,却是力有不逮。


    唐恩城起身告辞,孙世瑞送他出营。


    打仗这事儿,还得找家父孙传庭啊。


    ~~~~~~~


    当晚,孙世瑞没回府邸,没见美人许月梅,一人留在榆林营过夜。


    夜色深沉,帐外传来战兵们此起彼伏的鼾声,操练一日的各营兵士很快入睡。


    孙世瑞辗转反侧,脑子里回想这几日发生的事情。


    和固原总兵郑嘉栋,宁夏总兵官抚民,甘肃总兵马爌,延绥总兵王定这四位镇守总兵相比,援剿总兵贺人龙,只能算是个小虾米。


    然而收拾这个小虾米,孙世瑞差点丢了命。


    此时此刻,孙大帝终于理解为什么孙传庭到死也没造反。


    不知父亲能不能震住四位军头,让他们心甘情愿出关剿贼。


    “为啥不能呢?”孙世瑞望着大帐中如豆的烛火,一下子坐起。


    “我爹有兵有钱,有黄五郎张猷尤世功支持,有潼关军民拥护,又有朝廷给的名头,还有我这个孝顺儿子,形势比原本历史上好多了,怕个锤子!”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干!


    张二虎在外面听见动静,连忙进来,见孙世瑞安然无恙,笑道:


    “公子可是想女人了?我去把翠花如花叫来……”


    “滚!”


    ~~~~~~


    第二天,孙世瑞早早起来。洗漱完毕携带卫队出营,准备回府与督师商议东征事宜。


    帅府街两边商贩们叫卖之声此起彼伏,孙世瑞饶有兴致望向一间间商铺,二虎指着路过的商铺向孙大帝一一介绍:


    “公子,这是黄老爷的布行!”


    “公子,这是黄老爷的米行!”


    走过十几家铺子都是黄五郎的产业。孙世瑞好奇问道:


    “十七家的买卖呢?本官没抢他们啊。”


    二虎平日没事就喜欢带着家丁在街面上到处转悠,潼关卫城原本就不大,南北大街纵横交错,几个月转悠下来,角角落落都让家丁头子摸得门儿清。


    “公子,在那儿呢。那是萧家的绸缎铺。”


    二虎指了指街角一家不甚起眼的商铺,孙世瑞朝那边瞟了一眼,客人稀疏,门板虚掩了一半,若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这是家绸缎铺。


    孙世瑞记得自己最初进潼关时,潼关十七家商铺门挨着门,占了大半条街,现在竟然衰落成这样了。


    “据说是因为给潼关外面的东家交不了银子,买卖做不下去,好几家都搬走了,铺子低价转给黄老爷,黄老爷大赚了一笔。”


    二虎笑着说,有些幸灾乐祸。


    “老子前些时日不是还给黄五郎说,不要落井下石,做人留一线····”


    孙世瑞忽然停下,十字路口那边传来阵阵吵闹声,众人朝那边望去,却见已经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百姓。


    二虎连忙过去查看,不一会儿兴就回来道:


    “公子,冯三畏他们抓了两个套虏,正打呢。”


    “套虏?”


    明人习惯将进入河套地区的蒙古人,统称为“套虏”。


    明中以后,逃亡投靠蒙古汉人增多,“各边奸民,逃入虏中,为虏奸细者多。”


    朱棣迁都北京后,将北方军队向京畿迁徙、集中。河套七卫被整体划入后军都督府直隶卫所。仁宗继位,为降低巨额军事负担,放弃主动进攻。沿边墙转入防御状态,从南北同时撤军(南方放弃安南),与民休息。


    明廷放弃河套。


    此后,隔三差五就有蒙古人趁虚进入河套,成为所谓“套虏”。


    孙世瑞心里咯噔一下。


    崇祯五年,皇太极便已击败林丹汗,控制河套,现在在潼关出现细作,这死胖子已经开始打陕西的主意?


    树欲静而风不止,想种田鞑子不让种。


    闯贼还没来,鞑子就要来了。


    世事难料啊。


    卫兵们疏散周围还在拳打脚踢的百姓。


    十字路口上躺着两人,粗布白衣,脸上身上沾满血迹,地上散落几块带血的女人首饰,两包散开的黑茯茶。


    冯三畏连忙上前。


    “孙指挥,怀远门外发现的,一口板升腔(注2),和商贩攀谈打听标兵营人马驻地,让下官撞见····从怀远门追到迎恩门。”


    孙世瑞望着脚下沾血的茶叶,皱紧眉头:


    “真是套虏,他妈的连茶叶都抢。”


    冯三畏兴致勃勃:“孙指挥,把他们带回去,下官好好审问。”


    孙世瑞摇手道:“不必了,就在这里问,跟着本官学一学。”


    冯三畏叫人来端来凉水,把套虏泼醒。


    两人抬头见周围站满明军,连滚带爬就要跑走。


    孙世瑞拔出佩刀,指着其中一人:


    “说,谁派你们来的?”


    那套虏嘴里叽里咕噜,怒视众人。


    “赶来老子地盘杀人,胆子不小。”


    那套虏咬牙切齿,另一个已经浑身颤抖。


    “去死!”


    孙世瑞手起刀落,砍下套虏手臂,用刀指着另外一人。


    “说!从哪儿来的?”


    “是,饶余贝勒命我十余人来陕西,打探潼关军马多少,探黄河水深浅·····”


    冯三畏额头渗出细密汗珠,十余个细作潜入陕西,到了潼关,他才抓两人,待会儿怎么交待。


    孙世瑞心脏狂跳,一阵晕眩。


    阿巴泰竟然提前三个月入关,还敢打陕西主意!


    他不去问饶余贝勒兵力多少,不去问其他细作在哪里。


    “汉话说的不错,是套虏还是家鞑子(关内生活的蒙古女真人)?”


    “回,回主子,我本是宁夏高平堡墩军,崇祯十二年被鞑子掳掠关外,妻儿老小也被掳掠去····”


    张二虎怒道:“你是大明人,却给鞑子作奸细,老子最恨奸细,老子杀了你!”


    孙世瑞挥手让家丁头子稍安勿躁。


    “叫什么名字?儿子多大了。”


    细作瞟了眼旁边快要断气的同伴,跪倒在地,朝孙世瑞连连磕头。


    “回,回主子,小人叫荆粥,今年二十五,小儿今年五岁,小人只是给他们带路,没杀人。不信你问这位军爷。”


    自称荆粥的套虏眼巴巴的望着冯三畏,指着血泊里的同伴道:


    “小人没抢东西,没杀人,都是他们杀的,鞑子逼我带路,不带路就杀我全家。”


    “小人一死,全家人都要被鞑子拉去填壕,小人再也不入关了,再也不入关了。”


    孙世瑞盯着荆粥的眼,忽然问:


    “你儿子叫什么名字,哪一年生人?”


    荆粥脱口而出:“回老爷,小儿名叫荆天明,崇祯十年腊月初七日生人,小命狗儿。”


    “荆天明,这名字不错。”


    孙世瑞点点头,转身对冯三畏道:


    “关到牢里,别让他死了。”


    两个夜不收立即拖着荆粥下去。


    “老爷饶命!放小人回家,回去晚了,鞑子要杀我全家!老爷饶命!”


    张二虎怒道:“别嚎了!”


    ~~~~~~


    冯三畏欲言又止,硬着头皮道:“孙指挥,那剩余的套虏……”


    “几个细作,掀不起风浪,既然来了,就别走了。鞑子入关这事儿,只能你知我知,不能让潼关百姓知道,懂吗?”


    冯三畏连忙点头。


    孙世瑞望着街旁桃树:


    “成立桃林卫吧。”


    冯三畏一脸茫然:“啊?”


    鞑子都杀上门了,自己竟然还懵懂无知,潼关谍报系统,该升级升级了。


    孙世瑞擦去刀刃血迹,将刀收回刀鞘。


    “潼关古称桃林,所以叫桃林卫,你带队,先招五十人。招什么人,自己想。”


    “两个月后,潼关要能派出十几个人潜入沈阳,桃林卫,平时传递传递情报,关键时候杀几个狗包衣。”


    “怎样?能做到吗?”孙世瑞目光炯炯,锐利如刀。


    冯三畏斩钉截铁道:“能。”


    “希望以后能桃李遍天下,发展壮大,”


    孙大帝一字一句道:


    “记住,不是锦衣卫不是羽林卫,叫桃林卫,它只能听本官命令。我的桃林我的卫,记住了吗?”


    冯三畏擦擦额头汗珠,点头道:


    “记住了!”


    如果问不出情报,就不断折磨他,直到他招供为止。


    不仅要折磨他,还要摧毁他的精神,威胁他的家人,甚至他的祖先也不能放过。


    这就是桃林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