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 第七十四章 洛阳纷争(四)

第七十四章 洛阳纷争(四)

    杨赐知道,刘寒心中已经对士族产生隔阂甚至仇恨,凭他在并州的手段,此刻若得到皇帝应允,虽不至于与天下士族为敌,但灭掉袁氏还是绰绰有余的。


    “陛下,河间王手段暴虐,虽可镇守并州震慑异族,但实在是有伤天和,所以微臣觉得......”


    杨赐很想把话题拉回来,但刘寒可不愿意,你越想扯回话题,我就越把场面搞乱,“哦?既然司徒觉得孤做法有伤天和,那么以后并州就交给弘农杨氏镇守可好?若并州在杨家治理下还是异族猖獗,那就诛弘农杨氏全族。


    孤在此,先替汝南袁氏谢过弘农杨氏慷慨大义了!”


    刘寒这一番话,不仅让袁隗、杨赐心里像吃了屎一样难受,在场反对的诸公也是一样,现在谁敢说话,那刘寒救让他全族镇守并州。


    谁不知道并州有着刘寒的十万大军?


    若异族南下,随便开个口子,那时候这个小混蛋绝对站着大义,提着刀子就把自己全族杀了。


    “你...”


    “杨司徒消消气,孤可不想今日又一个人躺在这起不来。”


    刘寒一边说着,一边轻蔑地看向袁隗那边,“呵,好一个四世三公,只会耍嘴皮子,争权夺利是个好手,保家卫国倒成了乌龟。”


    “并州刺史,孤要不要都无所谓,即使是个清闲王爷,孤也死不了,现在在座诸公,何人想接手?”


    刘寒的笔身,深深刺进袁隗心里,如果眼神能杀人,那刘寒估计已经死了千百回了。


    可,刘寒不怕,士族是有资本,但只要你们不完全团结在一起,不敢造反,那就只能忍着。


    不过,刘寒还真希望袁氏造反,袁氏盘根错节,一旦造反必定一呼百应,但军队战斗力绝对没有自己的厉害,到时候平叛,九族消消乐,谁也不敢说什么。


    刘宏看着自己这个没心没肺的弟弟,此时竟还能够事不关己地发呆,顿时哭笑不得,“好了!河间王刘寒,朝堂失仪,责其在太后宫中禁足一月,无诏不得出。”


    “皇兄,我...”


    “嗯?”


    刘宏一个眼神,这是来自血脉的压制,身为兄长的压制。


    “喏。”


    “今日之事,到此为止,退朝!”


    说着,刘宏一挥衣袖,便离开朝堂。


    司徒杨赐失望地闭上双眼。


    失败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人家不是一般的汉室宗亲,而是天子的亲弟弟!


    众多士族联合发难,但又有何用?


    此子手中已有将近十万精锐,但他不与全天下士族为敌,而是只针对几家,天下乱不了。


    四世三公如何?


    门生故吏遍布又如何?


    不过是一群趋炎附势之辈,如何能成事!


    杨赐身为士族,太了解士族了!


    士族,只不过是一群利益的结合体,除非生死存亡,不然不可能团结在一起。


    若刘寒狠下心灭了袁氏,虽有人会为袁氏喊冤,但更多的是想着如何在袁氏倒下后,瓜分袁氏基业的人。


    看透了这些,杨赐迈着艰难的步伐,走出崇德殿。


    剩下的士族,看着袁氏和杨氏的惨败,自是不敢硬着头皮往上顶了,一个个噤若寒蝉,扼腕叹息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


    人的悲欢各不相同。


    刘寒虽被禁足于永安宫中,但这何尝又不是皇帝对自己这个亲弟弟的保护。


    经过这样一场朝会,想必站在袁氏身后的士族,仅凭唾沫星子便能把刘寒淹了,把他放到永安宫,一是常年不在母后身边能多陪着她老人家一段时间,二是能躲过士族锋芒。


    自小聪慧的刘寒当然明白皇兄的良苦用心,十分服从惩罚。


    #


    与宫内的平静不同,宫外则是炸了锅!


    士族持着各自的立场,分成两队。


    以汝南袁氏为首的士族则是对刘寒大肆抨击,性情暴虐、嗜杀成性、残害忠良......


    怎么抹黑怎么来。


    而寒门士子则是聚在一起,纷纷夸赞刘寒大义,异族当诛,汝南袁氏对异族卑躬屈膝、谗言献媚、骂汉人愚民......


    怎么扎心窝怎么来。


    双方争论不休,甚至一度大打出手,使得洛阳令周异苦不堪言(没错,周瑜的爹,庐江周氏,三世二公)。


    洛阳酒馆。


    袁氏两兄弟。


    袁绍对刘寒充满敌意,本是庶子,被过继到袁逢一脉,一场朝会,爹死了,丁忧三年!


    此次袁氏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至于袁术,虽对刘寒没有好感,但袁逢的死并没有影响自己生活太多,毕竟死的不是自己亲爹,况且,袁术斜着眼看着这位庶兄,若没有他,那袁氏无论是伯父袁逢还是自己父亲袁隗,他们的政治遗产都将是自己的,可现在......


    多了个碍眼的家伙,怎么着都高兴不起来。


    #


    永宁宫。


    刘寒许久都没有这么快乐过了。


    董太后自是知道小儿子闯了祸,大儿子把他打发到这来避避难。


    “闯祸就闯祸呗,哪有男孩不闯祸的!”


    自古父母爱幺儿,董太后也不例外,“袁逢那老东西死就死吧,干嘛在大殿上死,多晦气!”


    在她眼里,小儿子没有错,即使有错,那也是别人的错。


    “母后,真想一辈子都待在这,什么都不用想,就陪在您身边。”


    “痴儿。”


    两人正说这话,忽听得内侍来报:“议郎蔡邕女蔡氏求见太后。”


    “蔡琰?”


    刘寒看着董太后,“她来干嘛?”


    “哼!怎么,这就迫不及待想见人家了?媳妇儿还没到手呢,这就要忘了娘了?”


    董太后虽面上不悦,但心中大喜,自己这小儿子,对女子没有半点兴趣,平时伺候他的都是内侍,都不让宫女近身,头一回见自己儿子主动问一女子,


    “除夕夜宴,你不在洛阳,哀家呀,只好给自己找个女儿了,怎么,你有意见?”


    “母后,这...这哪跟哪啊?”


    “你对人家不感兴趣,怎么知道女儿家闺名的?为什么把母后送你的玉佩给人家?你不知道送玉佩的含义?”


    董太后质问道,今日宣蔡琰,也是为了试探一下自己这儿子。


    “不是,这...那...都什么跟什么呀!”


    刘寒懵了,语无伦次。


    太后可不管,“宣。”


    “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