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西游难行 > 第125章 舍身求法补善根

第125章 舍身求法补善根

    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观音已有心拒绝,大圣这痴人说梦的荒唐请求。


    左右的普贤菩萨却是略微后仰,含蓄地偷望了眼文殊。


    文殊有感,但不作回应,目光仍是悬在智慧剑上。


    之前,他言慧剑之下,只斩愚痴,非是假说。


    智慧剑的特性便是摧毁种种无明烦恼,斩断一切障魔怨敌。


    相应的,若是中剑者能从无明烦恼解脱出来,获得平静之心,就有部分生机。


    方才消散的执念,虽然是顽固之念,却也属于平静款,因而逃过慧剑斩杀。


    有这个榜样,文殊回想起来,那“分魂”最终通达事理,任由慧剑下落,有不再痴迷的可能。


    那么,他的真灵很可能没有死绝。


    默默感应下,不难发现智慧剑里留有大圣兄弟的少许真灵。


    这种事情也不稀奇,很多生灵真就是临死前大彻大悟。


    有了这点真灵,复活对方便成为可以商榷的事了。


    文殊却在权衡利弊。


    虽说用这个由头,应该能叫眼前的大圣听令。


    但孙大圣的名声在前,“胁迫”的行径,他会安心服从?


    偷蟠桃、夺御酒、盗仙丹。


    真告诉大圣,他“兄弟”的复活之机在智慧剑里,恐怕是文殊今后多了一个偷剑的贼人吧。


    可若是瞒着不说,当下好像又揭不过去。


    毕竟大圣复活“兄弟”的态度,可谓相当“诚恳”。


    拿着“兄弟”是好人,他答应的取经,自己才是闹天宫的坏人的说法。


    就差说观音一行残害贤良,放纵奸邪了。


    如此,复活“兄弟”是对方必求。


    且人也不傻,不透露点恰当的底细,想轻轻的一句“取完经就复活他兄弟”,让对方先老实取经去,那真叫“痴人说梦”。


    文殊思考片刻,便知必须说出来,让大圣尝到“甜头”,否则今日之事没完没了。


    只是必须有限度的告知,免得自招灾祸。


    文殊一时没把握,所以始终没搭理,知晓自己根底、猜到内幕的普贤。


    被冷落的普贤,却是得到了观音的注意。


    三位菩萨皆是备受赞叹的妙人,相互一个眼神,便明白了各自想法。


    观音得以知晓情况,顿时有了主张。


    那文殊大有智慧,在这个项目只是提供助力的“外人”,需要在意琐细小节,所以多有顾忌,才做不出立刻决断。


    相比之下,观音是亲自操刀取经大业的负责人,对一些决择就可以大包大揽了。


    “悟空,你且不要磕头了。”观音腹有良谋,傲然挺起胸来。


    大圣也不是一味丢弃尊严的人,闻声而止,跪好静待后言。


    “起死回生,涉及阴阳轮转,更何况你口中的兄弟,是执念消散,自绝于天地。”


    观音紧接着正颜厉色,一脸训话的模样,“哪里由着你要谁活谁活,要谁死谁死。”


    大圣有求于人,听了开头,就知道是要杀自己的气焰,皱着五官伏低做小,姿态唯谨的听训。


    “菩萨,只求你可怜我兄弟无辜,莫让他因我的罪孽殒殁灭命。”


    又是这般暗里挤兑的话,观音没好气:“哼,该不该,你是主犯,他也算个从犯。你当斩首,他也得陪个绞刑。喊什么冤呢!?”


    “论起来,叫你们取经是恕罪,值得可怜?”


    三言两语基本把大圣混肴的是非,给正本清源了。


    大圣被这一堵,威风泄尽,只得越发恭敬央求。


    非是把大圣磨圆搓软,发誓归善入沙门了,观音才肯讲正题。


    “照理,似悟空你这样顽皮赖骨、无法无天的痞气,我是不该怜悯半分。”


    “只因当初确实是贫僧先挑了你做徒弟,不好违背约定。今见你诚心皈依,我得应你,便与你施一场起死回生。”


    大圣闻言喜不自胜,当真有了点感恩之心,连连叩首说不尽的谢语。


    “呵,你不必高兴得太早。”观音狡黠地笑了。


    她怎么不知大圣的嘴不可信,刚刚只是做做样子,拿到外面好说的过去。


    不然,真成他佛门三大菩萨,对一个妖猴求之不得、百般应允了。


    看着大圣一下子嘴唇紧闭,极力保持冷静,观音又才诠释。


    “你那‘兄弟’不是正常死的,执念消散,去幽冥地府也没有他人。”观音有意瞥了眼地府官差,惊得他们不断点头。


    实际上,刚听见观音要起死回生那灰飞烟灭的分魂时,他们个个都惊了。


    这么牛嘛!得多高的法力,敢开这种金口?


    一时间对观音菩萨的钦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泛滥,都想看看眼。


    大圣对此双眉紧锁,有所怀疑道:“菩萨的意思是?”


    “一命换一命!”


    拐弯抹角兜了好一会儿,观音终是暴露她的真实意图。


    地府鬼差倒是没怀疑,一个个摆正脸色深以为然,就该是这么个规矩。


    不然的话,岂不是生死大乱。


    大圣自然有疑虑重重,也没傻到提问观音可不可以用别人的命来换。


    但如果当真如此……想到兄弟留下的执念挣扎寻到自己,就为了报个信,嘱托自己不要再逆势而为。


    大圣虽然心有不甘,还是吭了声:“菩萨这样的说法,我怎知换了兄弟性命回来?”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一遍。


    大圣回忆不起那时的细节,但他可以肯定,数百年过后,自己依然会做出相同的决定。


    性格注定了他的命运。


    时间没有改变他的秉性,亦没有消磨掉他对兄弟的看重。


    大圣长吐一口气,心中强调自己:既然无法同生,那么,自己这个兄长不能让小弟去牺牲。


    哥哥要给弟弟撑起一片天。


    心念已定,大圣神情有所缓和,抬目审视观音:前提是得有这么片天。


    而三位菩萨也一直在观察大圣。


    端详完毕,三人相觑,看来“兄弟”一说是真的,要不然,不会有这种舍生取义的目光。


    几位菩萨产生了点满意感情,眼下的妖猴虽是只有不平等的小爱,终归有可取之处。


    “哈哈,放心,吓唬你呢。”观音狡猾更甚,笑靥如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