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 第238章 学术认可

第238章 学术认可

    县科技局的颁奖礼堂里,沈明兰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站在领奖台上。聚光灯打在她胸前的大红花上,映得脸颊通红。台下坐满了县科委、医院和企业的代表,赵铁柱作为革委会宣传干事,正举着相机对准她——镜头里的取景框边缘,隐约可见“警惕资产阶级技术垄断”的标语。


    “下面,请沈明兰同志上台领取县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人的声音通过灵泉矿石增幅器传出,音效比平时更清晰,却没有多余的电流杂音。沈明兰注意到,颁奖台上的红地毯边缘露出半截松木纹路,那是用空间松木铺的底座,能中和灵泉设备的能量场。


    李局长将奖状递给她时,低声说:“沈护士长,省科委的专家明天就到,他们对你们的‘山露育苗法’很感兴趣。”


    “谢谢领导栽培,”沈明兰微笑着点头,奖状边缘的烫金字在灵泉检测笔的照射下会显现密文,此刻却只是普通的美术字,“我们就是些土办法,让专家见笑了。”


    颁奖仪式结束后,省科委的王教授带着团队直奔西山育苗棚。沈默轩拄着拐杖走在最前面,拐杖顶端的雕花是沈家祖上传的灵泉纹路,对外却说是“西山老匠人随手刻的”。“王教授,”他咳嗽两声,“山里路陡,您慢些。”


    “不碍事,”王教授举起便携式光谱仪,“我们先测土壤。”


    沈明远早已在育苗棚周围埋下灵泉矿石干扰器,仪器靠近时,屏幕上的曲线立刻变得紊乱。“奇怪,”技术员小李皱眉,“数据波动太大,可能是设备故障。”


    “我说了嘛,”沈默轩笑道,“山里有‘地脉’,老农们都避开这块地育苗。”他指向远处的山壁,那里用红漆写着“地脉不祥,禁止开垦”——这是沈家昨晚连夜刷的标语,红漆里混有灵泉矿石粉末,能干扰所有电子设备。


    王教授不甘心,转而检测种苗。沈明兰提前让陈建国在样本叶片上喷洒了灵泉中和剂,光谱仪显示的成分与普通药材无异。“您看,”她递上培育记录,“发芽率确实比常规方法高,但病虫害也多,所以我们一直没敢推广。”记录里的“病虫害”照片,实则是用灵泉草伪装的虫蛀痕迹。


    当晚,沈家在地窖召开紧急会议。沈默轩看着监控里的省科委车队离开,摘下老花镜揉了揉眉心:“省里的专家比县里难对付,他们明天要去医院看临床数据。明兰,你准备得怎样?”


    “病历本都换了旧档案,”沈明兰展开一叠文件,“19床的张大爷本来用灵泉药剂三天康复,记录改成了七天,还加了‘配合针灸’的内容。”她顿了顿,“不过赵铁柱今天拍的照片里,有张育苗棚的特写,可能会暴露灵泉矿石。”


    “让志志(沈承志)处理,”沈默轩转向沈明辉,“木材厂的暗房还能用吧?”


    “随时可以,”沈明辉点头,“我让陈建国跟着赵铁柱,趁他洗照片时调换底片。”


    次日,省科委在县医院召开座谈会。沈明兰展示的x光片上,患者的病灶消退痕迹被ps成“渐进性好转”,实则灵泉的治愈效果立竿见影。王教授盯着片子皱眉:“这好转速度还是快得异常,沈护士长,你们是不是用了什么特殊疗法?”


    “就是按论文里写的,”沈明兰递上用灵泉草填充的枕头,“让患者闻药香,舒缓情绪。”枕头里的灵泉草经过高温处理,只保留普通草药的气味,却能让闻到的人产生记忆偏差。王教授闻了闻,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乡下的草药房,思路瞬间被打断。


    座谈会结束前,赵铁柱突然举起照片:“各位专家,这是我在育苗棚拍的,你们看这石头,是不是很像某种矿石?”


    全场目光集中在照片上。沈明兰定睛一看,正是陈建国调换过的底片——照片里的灵泉矿石被处理成普通页岩。“赵干事眼神真好,”她笑道,“那是我们用来压棚布的石头,西山到处都是,要不给您带两块回去研究?”


    赵铁柱脸色一僵,他分明记得原照片里的石头有金属光泽,却在眼前的照片里消失无踪。王教授打了个圆场:“赵干事心系科研是好的,但也要尊重基层同志的劳动成果。”


    学术认可带来的不仅是荣誉,还有更严格的监管。县科委要求沈家提交“山露育苗法”的完整技术资料,沈默轩亲自手写了一本“秘籍”,用毛笔在宣纸上写满“天干地支”“五行相生”,关键处用灵泉墨水标注,普通人看是玄学,沈家子弟却能通过紫外线灯读取真正的培育参数。


    “二叔,”沈明兰看着秘籍里的“青龙位育苗”字样,“这样真能糊弄过去?”


    “科委的人看不懂玄学,”沈默轩笑道,“就算看懂了,也会觉得是封建糟粕。真正的技术,”他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在这里。”


    三个月后,省科委传来消息:“山露育苗法”因“缺乏现代科学依据”,暂不列入省级推广项目。沈家上下松了口气,却在县科技局的坚持下,保留了县级三等奖的荣誉。颁奖宴上,沈明兰向李局长敬酒,后者低声说:“省里的专家说,你们这是‘民间智慧的活化石’,要好好保护。”


    “一定,”沈明兰微笑,酒杯里的灵泉酒在灯光下泛着琥珀色,“我们会把老祖宗的东西守好。”


    学术认可的风波渐渐平息,沈明兰却在某天收到省农科院的挂号信。信封里装着一本《药用植物栽培学》,扉页上写着:“沈同志亲启,内附改良方案。”她翻开书,某页的“微量元素”章节用红笔圈出,里面夹着一张纸条:“山露非露水,望君多珍重。——李”


    沈明兰握着纸条,想起李教授在研讨会那天的欲言又止。她知道,有些秘密已经被聪明人察觉,却因种种原因被默许存在。就像灵泉在地下流淌,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河道,而沈家要做的,就是在河道上建起坚固的桥梁,让秘密得以继续流淌,永不干涸。


    深秋的夜晚,沈明兰站在医院顶楼,看着西山方向的云雾。那里的灵泉育苗棚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如同沈家的秘密,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游走。她摸出获奖证书,封面的烫金字在夜色中褪去光泽,露出底下用灵泉墨水写的“隐秘行善”——这才是沈家真正的学术认可,无需他人评判,却永远在心中闪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