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 第66章 国家社稷何以维系

第66章 国家社稷何以维系

    未加推辞,独自操作确有不便。


    于是将工具递予彭永武。


    彭永武外表虽显粗豪,动作却极为轻缓。


    他缓缓绕着朱慈烺转了一圈,片刻间便将伤口处理得密无缝隙。


    见此情形,朱慈烺满意地点点头。


    “真没想到,你这般魁梧的模样,竟有这般精细的手艺。”


    彭永武憨笑一声,随即垂下目光。


    “恳请殿下责罚。”


    “为何要责罚你?”朱慈烺不解。


    “前日我就已在附近看见这一切,但殿下放心,我已即刻派人求援,只是当时担心寡不敌众,所以未曾靠近。”


    彭永武声音渐弱,眼神也愈发躲闪。


    朱慈烺并未在意,只问:“你确实派人增援了?”


    “当然,途中我还碰到了您的把总,得知您遇险后,我亦遣一人回禀。”


    “这便怪了,依常理,从这儿到京城,再从京城至此,绝不会耗时如此之久,他们昨日傍晚时分便该抵达。”


    这是朱慈烺最大的疑虑。


    彭永武挠挠头,“或许是前来之人太多吧。”


    “具体来了多少?”朱慈烺惊讶。


    “我把神机营全调来了。”彭永武答道。


    听罢此言,朱慈烺总算明白了为何援兵迟迟未至。


    他本想让胡思明召集数百人运送装备,只要装备落入己方手中,哪怕千人,亦能与敌方十万抗衡。


    谁料彭永武竟召集了十万人,十万人与数百人行军速度的差距何其巨大。


    就在朱慈烺思索之际,远处又扬起漫天烟尘,徐徐弥漫开来。


    朱慈烺起身登高,眺望远方。


    那是八万神机营。


    彭永武原本打算将十万人都带来,却没料到皇帝也下达了指令。


    无论是十万还是八万,意义并无二致。


    唯一可惜的是,终究晚了些。


    否则或许可以在此截住多尔衮,以天雄军为主力将其一举歼灭。


    那样的话,朱慈烺的任务或许也就完成了。


    然而,望着姗姗来迟的神机营,以及司马图的身影,朱慈烺只觉得兴致索然。


    不消片刻,司马图便已走到朱慈烺面前,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天雄军的实力,他有所耳闻,却未尝亲眼目睹。


    然而此刻,司马图彻底明白为何天雄军如此威名远扬。


    眼前数千名天雄军,有的躺在地上疗伤,有的则在清理战场。他们对待同伴与敌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战友的亡国被妥善包裹,哪怕仅找到残肢,也细心整理;而敌人的亡国则被随意堆放,渐渐堆成一座小山,血腥气息弥漫整个平原。


    即便如此浓烈的气味,也没能吸引胆敢接近的野兽,它们畏惧这片死寂之地。司马图站在原地,震撼于眼前景象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动手吧,别发呆了,帮忙挖坑。”张琦催促道。


    司马图缓缓点头,指挥手下开始挖掘坟坑。这些神机营的将士立刻忙碌起来。显然,自家兄弟的亡国必须妥善安葬,而敌人则只需草草埋掉,免得成为祸端或病源。


    朱慈烺返回京城后,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将所有伤员送往太医院救治。即使御医本应地位崇高,但在救人面前毫无推辞。相比之下,浑身带伤的朱慈烺却选择暂且搁置自身状况,径直前往乾清宫面圣。


    朱慈烺无奈地摇了摇头,对父皇说道:“麻烦告诉一声,我想先沐浴净身,这味道实在令人不适。”


    曹正淳温和地回应:“太子殿下可先行歇息片刻再过来。”


    “多谢曹公公。”朱慈烺点头致意。


    “应当如此。”


    待曹公公离开钟粹宫后,朱慈烺环视四周。这座宫殿内始终人迹寥寥,这正是他的刻意安排。他向来不喜欢过多的仆从环绕,那样会让他感到缺乏私密空间。


    整个钟粹宫,只有两名侍女、曹彰在内的五名太监,以及白露相伴。


    曹彰得知朱慈烺归来的消息,正准备出宫迎接,却发现朱慈烺已安然回到宫中。


    “殿下总算回来了!您路上一定辛苦了吧……”


    然而,当曹彰看到满身血迹的朱慈烺时,整个人僵在当场。


    “发什么呆?赶紧打水啊!”


    “哦哦……”


    很快,一盆清澈的温水就被送至寝殿。


    闲来无事的白露被曹彰叫了过来,二人合力为朱慈烺脱下厚重的战甲。


    白露的脸颊泛起红晕,但依旧轻手轻脚地将所有护具一一卸下。


    “殿下受伤了吗?”曹彰这才注意到朱慈烺肩头缠绕的绷带。


    “嗯,帮我重新敷药。”朱慈烺吩咐道。


    跟随朱慈烺征战多次,曹彰虽然不精通医理,但也略知一二,当下便前往太医院取药。


    房间内仅余朱慈烺与白露二人。


    热气蒸腾中,白露的脸色愈发娇艳。


    朱慈烺半倚在木桶里,闭目养神,静候白露的服务。


    白露上前,先小心地拆开绷带。


    当绷带揭开的一刻,她看见了朱慈烺肩上的枪伤——伤口极深,几乎贯穿。


    她吃了一惊,忙用手掩住嘴巴,朱慈烺平静地说:“莫要大惊小怪,替我清理一下。”


    “是……”


    一切如常,并未发生白露预想中的状况。


    她专注地为朱慈烺处理伤口,随后又仔细清洗他的身体。


    朱慈烺闭着眼,或许是过于疲惫,不知不觉竟沉沉睡去。


    再次醒来时,是白露往桶里添水的声音唤醒了他。


    与此同时,曹彰已在朱慈烺熟睡期间完成了换药工作。


    “殿下醒了,起来吧,咱们回房歇息。”


    “不必了,替我更衣,我还要去乾清宫。”


    朱慈烺自水中起身时说道。


    白露低眉敛目,不敢直视。若非是披挂铠甲,有曹彰一人便足矣。


    朱慈烺注视着白露,问:“种子如何?”


    白露愣怔许久,直至曹彰轻声提醒,才意识到是在问自己。


    “啊,形势大好,过些时日应当就会出苗。”白露赶忙答道。


    “用心去做,若能育出种子,便可名垂青史。”朱慈烺说道。


    “是。”白露只点了下头,答应一声。


    至于能否流芳百世,与她无甚干系。她甚至不明白“流芳百世”意味着什么,在她看来,能吃饱便是莫大的幸福了。


    “走吧。”


    简单整饰一番后,朱慈烺身着暗红长衫,头束发带,顿时显出翩翩君子之态。


    他携曹彰同行,往乾清宫而去。


    ……


    丢盔弃甲又是怎样的感受?


    多尔衮从未尝过,但今日,他终于体会到了。


    原来失败竟如此滋味。


    他并非未曾败北,却从未经历过这般惨烈的失败。


    被不足万人的敌军逼得恨不得抛下所有,唯恐跑得不够快。


    以往的战败尚能体面退场,今日却是这般狼狈。


    “你怎么没死?”多尔衮看向身旁的哈赤,疑惑地问。


    哈赤听到这话,竟不知该如何作答。


    “贝勒取笑了。”


    “不,我没有玩笑,古丽扎死了,哈古达也死了,为何你没死?”


    哈赤若还不明白多尔衮的意思,那便不该居此高位。


    “一切皆因哈赤之过,请贝勒责罚!”


    话毕,哈赤跃下马背,跪伏于地。


    多尔衮出身高贵,其姓氏不容许失败。


    因此,他要将责任推卸。


    多铎已逝,那是他的亲弟。


    伤心之余,他不过是想借此机会迁怒旁人罢了。


    恰逢此时,哈赤就在身边,这一切显得太过巧合。


    清军行动迅速,此处本就是他们熟悉的领地。


    三日之后,他们已抵达锦州境内。


    然而,就在此时,一支明军突然出现在前方。


    多尔衮心中暗忖,洪承畴身为明朝名将,威名远播,如今听说他惨败于太子麾下不足一万的天雄军,溃不成军,必会从这条退路撤离,而自己则迎来了绝佳时机。


    因此,洪承畴早已在此布下伏兵,静静等候。


    足足等待三日有余,终于望见了他们的身影。


    但多尔衮尚未踏入埋伏圈,洪承畴便按捺不住,亲自率军出击。


    在洪承畴眼中,自己麾下十万精锐,而对方不过七万余众,且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如何抵挡得了?


    抱着这般自信,洪承畴挥师向前。


    可当多尔衮见到这支军队时,不禁放声大笑。


    “朱慈烺英才盖世,我因轻视致败,咎由自取。洪承畴你算什么?大清勇士们,拔剑迎战,重拾我族荣光!”


    ------------


    乾清宫中唯有曹正淳不在。


    原来夜幕降临。


    “殿下,陛下正在皇后宫中等候您。”


    “嗯……”


    朱慈烺返回后宫,前往周皇后所在的钟粹宫。


    片刻之后,便至坤宁宫。


    与钟粹宫不同,坤宁宫内宫女太监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见朱慈烺到来,众人停下脚步行礼,随后各忙其事。


    一名宫女引领朱慈烺入内。


    甫进殿门,便见某人高坐主位,旁侧为周皇后,再往右则是朱媺娖,左侧是朱慈炯。


    一家团圆,今日无其他嫔妃及其子女。


    朱慈烺上前拜道:“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某人瞥了朱慈烺一眼,神情严峻,未发一言。


    周皇后起身走到朱慈烺身旁,上下打量着他。


    “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朱慈烺受伤之事并未提及,说了也只会徒增忧虑,并无益处。


    “你的胆识,愈发见长啊。”


    刚落座,某人便冷嘲热讽起来。


    朱慈烺听闻此言,并未动怒,只是淡然一笑:“父皇,倘若那时毫无作为,建奴心中如何看待我等?反贼又将如何看待?天下苍生又该如何看待?”


    “这并非你该涉足之事,这种差事尽可交付下属,你为何要亲自出面?”亡国情绪激动,拍案而起。


    初至坤宁宫时,气氛尚且融洽。朱慈炯亲昵唤着父皇、母后,朱媺娖与周皇后谈及闺中琐事,虽无从参与,却也感受到浓浓亲情。


    然而朱慈烺踏入坤宁宫后,整殿氛围骤变。


    仿佛每一次见到朱慈烺,他脸上总难现笑意。


    一声巨响,朱媺娖与朱慈炯吓得面颊微微颤动。


    后宫之中,无一子不惧亡国。


    四周宫人纷纷伏地,唯恐其迁怒于己。


    而朱慈烺神情自若,毫无惧意。


    “父皇,您认为此事交予何人更为妥当?”


    一句话直击要害,既然您主张由他人处理,那究竟交给谁才合适?


    亡国怒道:“交给谁不成?你麾下如许褚、张琦朝、孙传庭等人岂非可用?”


    “张琦朝领命攻打楚王,许褚随我左右尚显稚嫩,孙大人因蒙冤入狱大病一场,至今卧床不起,除我之外,无人能担此任。”


    亡国刚欲争辩,却思虑良久,竟找不出替代人选。


    朱慈烺屡建军功,且赫赫有名。


    纵观大明朝廷,似无人能及朱慈烺之光彩。


    “但你是储君,可曾想过,若你身故,国家社稷何以维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